基础护理学题库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为两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不恰当的是
A、注意更换注射部位
B、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
C、宜选肌肉肥厚的臀大肌
D、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E、注射时应固定好肢体,以防折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2岁以下婴幼儿因臀大肌发育不完善,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臀中、小肌注射,以防损伤坐骨神经。
2.戴无菌手套过程中,错误的是
A、戴手套前先将手洗净擦干
B、核对手套袋外所注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
C、取出滑石粉,用后放回袋内
D、戴好手套后,两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E、脱手套时,将手套口翻转脱下
正确答案:C
3.知-信-行转变的心理过程中信包括的内容正确的是
A、感到需要、态度坚决、行为确立
B、相信信息、观察信息、感到需要、认真思考
C、观察信息、感到需要、态度坚决
D、相信信息、产生动机
E、信息传播、观察信息、感到需要、认真思考
正确答案:D
4.下列哪项描述的是一种宁静、安祥、无焦虑及无拘束的状态
A、放松
B、舒适
C、休息
D、睡眠
E、活动
正确答案:C
5.链霉素皮试的剂量为每0.1mL含
A、2500U
B、150U
C、3000U
D、250U
E、50U
正确答案:D
6.某冠心病病人,每日脂肪用量不宜超过
A、60g
B、70g
C、30g
D、50g
E、40g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低脂肪饮食原则:限制脂肪的摄入,成人每日摄入脂肪总量不超过50g。
7.为达到保暖、解痉、镇痛的目的,选用的热疗法是
A、热水坐浴
B、热水袋
C、湿热敷
D、红外线照射
E、温水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热水袋的使用目的:常用于保暖、解痉、镇痛。
8.护士违反操作规程,及时发现改正,未造成患者后果的是
A、侵权行为
B、渎职
C、违反法律法规
D、疏忽大意
E、索礼
正确答案:D
9.1948年美国数学家威纳(N.Wiener)首先提出了
A、系统论
B、信息论
C、应激论
D、控制论
E、适应论
正确答案:D
10.病人出院后,枕芯、棉絮处置方法正确的是
A、日光下曝晒3h
B、不需特别处理
C、日光下曝晒6h
D、紫外线灯照射10min
E、换新的一套
正确答案:C
11.患者,女,68岁。昏迷,痰多黏稠。在吸痰的过程中可采用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A、增加吸引器负压
B、缓慢滴入少量生理盐水
C、叩拍胸背部
D、使用超声雾化吸入
E、滴入化痰药物
正确答案:A
12.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用来维持体温的能量占总量的
A、70%
B、40%
C、60%
D、50%
E、30%
正确答案:D
13.十二指肠引流的患者应采取的卧位是
A、头低足高位
B、去枕平卧位
C、半坐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俯卧位
正确答案:A
14.心包填塞病人应采取
A、仰卧屈膝位
B、平卧高枕位
C、仰卧位
D、侧卧位
E、端坐位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端坐位适用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极度呼吸困难,病人被迫端坐。
15.人员的管理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
A、责、权、利要一致
B、严格分工
C、人员管理要系统化,将“培养-使用-考评”有机结合
D、用人要扬长避短
E、竟争要公平
正确答案:B
16.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组织
B、计划
C、人员管理
D、控制
E、指导和领导
正确答案:B
17.液体不滴时注射部位无肿胀、疼痛,有回血,其原因是
A、输液时间过长
B、针头阻塞
C、针头的斜面紧贴血管壁
D、针头滑出在血管外
E、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溶液不滴的原因:①针头滑出静脉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有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滴注通畅为止。③针头阻塞。折叠滴管下输液管,同时挤压近针头端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且无回血,则表示针头已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④压力过低。可抬高输液瓶位置。⑤静脉痉挛。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注射部位上端血管,以缓解静脉痉挛。
18.踝关节扭伤出血在多久后可应用热湿敷
A、24小时
B、12小时
C、48小时
D、6小时
E、96小时
正确答案:C
19.可以采用口腔测温的病人是
A、口腔手术后的病人
B、婴幼儿
C、张口呼吸的病人
D、精神病病人
E、腹部手术前病人
正确答案:E
20.下列隔离衣使用的要求,正确的是
A、隔离衣挂在走廊内应外面向
B、要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
C、每周更换一次
D、必须完全盖住工作服
E、隔离衣潮湿,晾干后再使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穿隔离衣时,隔离衣的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服;如有破洞,应补好后再穿。系领子时污染的袖口不可触及衣领、面部和帽子;后侧边缘须对齐,折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