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核医学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行全身骨静态显像时,不能在左肘前静脉注射显像剂的原因是()
A、患者要求注射右肘静脉
B、患者当天曾在该处抽取静脉血
C、患者是左利手
D、患者前次骨显像时曾在该处注射过显像剂
E、患者左侧肱骨远端有可疑病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全身骨静态显像时,若在左肘前静脉注射显像剂,放射性可能会干扰左侧肱骨远端可疑病变的观察,影响对病变的判断,所以不能在左肘前静脉注射。而前次骨显像时曾在该处注射过显像剂不是不能在此处注射的主要原因;当天曾在该处抽取静脉血一般不影响注射;左利手与能否在此处注射无关;患者要求注射右肘静脉不是绝对不能在左肘前静脉注射的关键因素。
2.肝动脉灌注显像的正常影像是()
A、肝脏影像迟于双肾影出现
B、肝脏影像较脾脏影先出现
C、肝脏影像与双肾影同时出现
D、肝脏影像与脾脏影同时出现
E、肝脏影像较双肾影先出现
正确答案:A
3.在甲状腺显像图上,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放射性碘(或锝)摄取均匀性增高的特征符合哪一项()
A、甲状腺肿大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甲状腺炎
D、甲状腺腺瘤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显像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放射性碘(或锝)摄取均匀性增高。甲状腺肿大不一定都出现这种摄取均匀增高表现;甲状腺炎一般摄取不均匀或减低等;甲状腺腺瘤多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浓聚;所以[A]、[C]、[D]、[E]均不符合。
4.正常冠状动脉在运动负荷时其血流量较静息时增加()
A、1~2倍
B、3~5倍
C、6~7倍
D、8~9倍
E、10倍以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冠状动脉在运动负荷时其血流量较静息时增加3~5倍。这是因为运动时心脏做功增加,心肌代谢增强,代谢产物增多,这些代谢产物可引起冠状动脉扩张,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以满足心肌对氧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5.骨显像显示骨病灶与X射线诊断相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是()
A、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
B、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低
C、灵敏度高而特异性低
D、灵敏度低而特异性高
E、灵敏度和特异性均相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骨显像能够在骨代谢异常早期就发现病变,所以灵敏度高。但骨显像出现异常表现时,其特异性相对较低,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假阳性等情况,而X射线诊断相对更具特异性,所以骨显像灵敏度高而特异性低。
6.反映射线引起的生物效应大小的电离辐射量是
A、照射量
B、吸收剂量
C、放射性活度
D、当量剂量
E、放射性比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量剂量是反映射线引起的生物效应大小的电离辐射量。照射量主要反映X射线或γ射线在空气中产生电离效应的能力;吸收剂量是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辐射能量;放射性活度表示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率;放射性比度反映单位质量样品中所含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只有当量剂量综合考虑了不同类型射线的生物效应权重等因素,能更好地反映射线引起的生物效应大小。
7.对嗜铬细胞瘤作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是()
A、肾上腺皮质核素显像
B、肾上腺髓质核素显像
C、肾上腺皮质X-CT显像
D、肾上腺髓质MRI显像
E、肾上腺B超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能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肾上腺髓质核素显像可显示嗜铬细胞瘤的部位、大小及功能状态,是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的首选方法。肾上腺皮质核素显像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对嗜铬细胞瘤诊断价值不大;肾上腺皮质X-CT显像和MRI显像对肾上腺占位性病变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对于嗜铬细胞瘤并非首选;肾上腺B超对肾上腺较小的嗜铬细胞瘤可能显示不清,且对其定性诊断价值有限。
8.下列哪种情况不是肾静态显像的指征()
A、异位肾定位诊断
B、肾脏占位性病变
C、上尿路梗阻E炎症性肾脏病变
D、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肾静态显像主要用于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肾脏占位性病变、异位肾定位诊断、炎症性肾脏病变等的诊断,而上尿路梗阻一般通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磁共振水成像等检查来明确,不是肾静态显像的指征。
9.67Ga肿瘤显像不用下列哪种肿瘤检查()
A、淋巴瘤
B、恶性黑色素瘤
C、肺癌
D、肝细胞癌
E、肾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67Ga肿瘤显像主要用于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肺癌等肿瘤的检查,对肝细胞癌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67Ga对肾癌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小,一般较少用于肾癌的检查。
10.一般认为,早期显像是指显像剂引入体内后多少时间以内的显像()
A、30min
B、2h
C、8h
D、6h
E、4h
正确答案:B
11.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肝胆动态显像影像特点是()
A、胆系和肠道内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