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上岗证练习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95题,每题1分,共95分)
1.关于2D-TOF的临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根据血液流动方向选择施加饱和带的位置
B、颈部静脉成像应在成像区上方施加饱和带
C、颈部动脉成像应在成像区下方施加饱和带
D、适用于腹部血管成像
E、常用于走向比较弯曲的血管
正确答案:A
2.下列关于脉络从乳头状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肿瘤常呈分叶状,常呈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
B、一旦侵犯邻近脑组织并沿脑脊液播散则提示肿瘤恶变
C、儿童好发于第四脑室
D、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的肿瘤常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E、肿瘤为乏血管性,增强检查多无强化
正确答案:A
3.CT胸部肺功能评估的适应症是
A、纵膈肿瘤
B、肺结节
C、肺气肿
D、肺结核
E、肺心病
正确答案:C
4.肾脏常规扫描参数不当的是()
A、扫描方位、横轴位、冠状位
B、T2加权加脂肪抑制
C、扫描层厚9MM
D、增强扫描必须做动态增强扫描
E、腹部相控阵线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肾脏扫描采用腹部相控阵线圈作横轴位及冠状位扫描,增强需做动态增强扫描,如有必要可加矢状位扫描。肾脏,肝脏T2WI常采用脂肪抑制技术,脾脏,胰腺,直肠T2WI可不使用脂肪抑制。肾脏应薄层扫描,通常层厚3-5MM。
5.关于纵向弛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T1弛豫时间有关
B、与T2弛豫时间有关
C、纵向磁化矢量由零恢复到最大值
D、又称自旋——晶格弛豫
E、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降到零
正确答案:C
6.关于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引入对比剂的方法,人工增强对X线的吸收差
B、增强后形成的图像,对比度增加
C、组织和病变对比剂吸收和分布有各自特点
D、增强扫描与X线剂量密切相关
E、增强有助于提高病变检出率和诊断率
正确答案:A
7.垂体瘤不易:
A、沿脑脊液种植
B、压迫视交叉
C、出血
D、使垂体柄偏移
E、侵犯海绵窦
正确答案:A
8.关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60岁以上
B、血供多丰富
C、与肝硬化无关
D、胆管及肝外门脉阻塞常见
E、发现时肿瘤通常较大
正确答案:B
9.CR使用的X线接收器是
A、屏-片系统
B、成像板
C、影像增强器
D、平板探测器
E、CCD探测器
正确答案:B
10.Gd—DTPA缩短T1的机理是:
A、较小的电子磁矩
B、较大的电子磁矩
C、较大的质子磁矩
D、较小的质子磁矩
E、较多的质子数量
正确答案:B
11.关于TR,TE的描述,错误的是
A、TR即重复时间
B、SE序列TR是指一个90°射频脉冲到下一个90°射频脉冲之间的间隔
C、TE即回波时间
D、SE序列TE是指90°射频脉冲到产生回波的时间
E、TE越长,T2对比越小
正确答案:E
12.TOF-MRA的缺点不包括
A、可能出现血管狭窄的假象
B、血管狭窄的成都厂被夸大
C、动脉瘤可能被遗漏
D、如果显示某段血管腔光滑,整齐,没有狭窄,可视为无血管狭窄
E、后处理过程耗时多
正确答案:D
13.扩张型心脏病主要血流动力学变化为
A、心室舒张功能降低
B、心室排血受阻致心室扩张
C、心室收缩功能降低
D、继发心肌损害致“泵”功能不良
E、心肌肥厚致心脏增大
正确答案:C
14.膝关节十字韧带撕裂时,错误的是:
A、韧带内可见高信号
B、形态呈波浪状
C、横轴位易于显示
D、正常韧带轮廓分裂
E、检查时膝关节应摆轻度外旋位
正确答案:C
15.男性28岁,腹痛呕吐,CT示胰腺弥漫增大,结构不清,胰周有较多渗液,部分包裹,局部可见气泡影,准确诊断应是:
A、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B、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C、急性胰腺炎,假囊肿形成
D、急性胰腺炎,脓肿形成
E、急性胰腺炎,伴有出血
正确答案:D
16.关于预饱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预饱和技术可以抑制各种运动伪影
B、饱和带越多,抑制伪影效果越好
C、增加饱和带,但要减少扫描层数或增加扫描时间
D、预饱和技术可用于各种脉冲序列
E、饱和带越窄,越靠近感兴趣区,抑制伪影效果越差
正确答案:E
17.磁共振成像中的英文简写“ETL”代表的是
A、快速自旋回波
B、快速梯度回波
C、回波链长度
D、翻转角
E、回波信号
正确答案:C
18.心脏右心房增大时,首先表现的部位和方向是
A、耳部向右前上方增大
B、体部向右增大
C、耳部向前下方增大
D、体部向后增大
E、体部向前增大
正确答案:A
19.与血流呈低信号无关的原因()
A、湍流
B、流空效应
C、层流造成失相位
D、扫描层面与血液平行
E、矩阵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造成血流低信号常见的原因有流空效应、湍流、失相位。扫描层面与血流平行等原因,血流信号与矩阵无关。
20.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脑囊虫退变死亡会产生脑水肿
B、脑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