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是血液循环中主要有形成分。
A、葡萄糖
B、氯化钠
C、血浆
D、血细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它们在血液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但它不是有形成分。氯化钠和葡萄糖是血浆中的成分,不属于有形成分。
2.杀菌力最强的乙醇是
A、100%
B、80%
C、70%
D、6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乙醇杀菌的最佳浓度是70%-75%,在此浓度范围乙醇杀菌力最强,大于70%符合这一区间,所以答案选C。
3.一般鸡在几日龄以上接种Ⅰ系新城疫疫苗?()
A、14日龄
B、42日龄
C、60日龄
D、28日龄
正确答案:C
4.适合禽类少量采血的方法为()
A、静脉采血
B、心脏采血
C、翅静脉采血
D、动脉采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禽类少量采血时翅静脉采血是较为常用的方法。翅静脉较表浅,易于操作,能满足少量采血需求。心脏采血适用于大量采血,且操作难度相对较大;动脉采血一般不用于禽类少量采血;静脉采血表述不准确,未明确具体静脉,相比之下翅静脉采血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5.对青霉素不敏感的病原体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B、链球菌
C、立克次氏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立克次氏体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情况与细菌不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溶血性链球菌和B组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
6.结核菌素实验的原理是
A、I型超敏反应
B、II型超敏反应
C、III型超敏反应
D、IV型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结核菌素实验是基于Ⅳ型超敏反应原理。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将其注入皮内,可使已致敏的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等现象,以此来判断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杆菌或是否对结核杆菌有免疫力。
7.决定漂白粉消毒效果的因素是()。
A、使用时间
B、储存容器
C、有效氯含量
D、剂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漂白粉的消毒效果主要取决于其中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剂型、使用时间、储存容器等对消毒效果虽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
8.预防猪细小病毒病的有效措施是()。
A、灭鼠
B、灭蚊
C、疫苗接种
D、禁止养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猪细小病毒病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疫苗接种可以刺激猪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猪细小病毒的抗体,当猪接触到病毒时,免疫系统能够迅速发挥作用,抵御病毒入侵,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灭蚊、灭鼠、禁止养猫等措施对预防猪细小病毒病并无直接作用。
9.猪场带猪消毒最常用的消毒药是()。
A、0.3%食盐溶液
B、0.1%氢氧化钠溶液
C、0.3%过氧乙酸溶液
D、0.1%高锰酸钾溶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带猪消毒常用0.3%过氧乙酸溶液,它对病毒、细菌等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且刺激性相对较小,能在带猪情况下进行消毒。0.1%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皮肤、黏膜等消毒,一般不用于带猪消毒;0.1%氢氧化钠溶液腐蚀性较强,不适合带猪消毒;0.3%食盐溶液一般无消毒作用。
10.与稀盐酸合用,治疗幼畜因消化液分泌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的药物是
A、胃蛋白酶
B、铁制剂
C、碳酸氢钠
D、氯化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胃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有助于消化,与稀盐酸合用能治疗幼畜因消化液分泌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碳酸氢钠主要用于调节酸碱平衡等;氯化钠主要维持渗透压等;铁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等,均不符合题意。
11.核右移,为嗜中性白细胞的变化,指()白细胞增多。
A、幼年核
B、杆状核
C、分叶核
D、幼年核和杆状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核右移是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若5叶者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即分叶核白细胞增多。所以答案选[C]。
12.从细菌或病毒中提取蛋白成分制备的疫苗属于()。
A、亚单位疫苗
B、重组疫苗
C、基因缺失苗
D、弱毒活疫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亚单位疫苗是将病原体中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等成分提取、纯化后制成的疫苗。从细菌或病毒中提取蛋白成分制备的疫苗就属于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弱毒活疫苗是用减毒或无毒的活病原体制成;基因缺失苗是缺失特定基因的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均不符合题意。
13.牛创伤性网胃炎时,驱赶上下坡运动,其表现是()。
A、上坡易下坡难
B、下坡易上坡难
C、上下都难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牛创伤性网胃炎时,由于炎症刺激,上坡时网胃位置相对升高,疼痛加剧,所以上坡易下坡难。
14.用于胃液分泌不足,或幼畜因胃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