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兽医传染病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发生鸭瘟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鸭进行的应急性计划外免疫接种,称为()
A、预防接种
B、隔离
C、紧急接种
D、免疫接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紧急接种是在发生疫病时,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计划外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一个统称;预防接种是按计划进行的常规免疫;隔离主要是将患病动物与健康动物分开,防止疫病传播,均不符合题意。
2.下列属于猪瘟典型病变的是
A、脾脏边缘梗死
B、脾脏出血
C、脾脏肿大
D、脾脏萎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猪瘟典型病变之一是脾脏边缘梗死,脾脏肿大、萎缩、出血一般不是猪瘟典型的特异性病变。
3.鸭肝炎引起哪个阶段鸭发病
A、2月龄鸭
B、3周内雏鸭
C、成年种母鸭
D、成年种公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鸭肝炎主要引起3周内雏鸭发病。雏鸭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鸭肝炎病毒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发病。成年种公鸭和成年种母鸭一般对鸭肝炎病毒有较强的抵抗力,较少发病。2月龄鸭相对雏鸭来说,抵抗力有所增强,也不是鸭肝炎的主要发病阶段。
4.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最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是
A、琼脂扩散
B、病毒分离与鉴定
C、RT-PCR
D、染色镜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琼脂扩散是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常用的血清学方法之一。病毒分离与鉴定属于病原分离培养方法;RT-PCR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染色镜检一般用于观察病原体形态结构等,不是常用的血清学检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的方法。
5.牛流行热的死亡率一般是
A、50%以上
B、20%左右
C、低于1%
D、1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牛流行热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一般低于1%。虽然发病时症状明显且传播迅速,但大多数病牛可在短期内恢复,导致死亡的情况相对较少。
6.禽霍乱病鸡病原分离鉴定时常用培养基为()。
A、普通琼脂培养基
B、血平板培养基
C、SS琼脂培养基
D、麦康凯培养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平板培养基可用于观察细菌的溶血情况等,禽霍乱病鸡病原分离鉴定时常用血平板培养基,在血平板上可观察到该病原菌的一些生长特性和溶血现象等,有助于准确分离和鉴定病原菌。普通琼脂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的一般培养等;SS琼脂培养基常用于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麦康凯培养基常用于肠道非致病菌和致病菌的初步分离鉴别等,均不是禽霍乱病鸡病原分离鉴定常用的培养基。
7.圆环病毒属于什么病毒科
A、冠状病毒科
B、正黏病毒科
C、圆环病毒科
D、副黏病毒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圆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所以答案选C。
8.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发生于?
A、冬季
B、春季
C、夏秋季
D、四季均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猪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夏秋季蚊虫活跃,猪易感染发病。
9.脑炎型链球菌病正确描述的是
A、成年公猪
B、多发生于1-3日龄仔猪
C、多发生于老母猪
D、多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脑炎型链球菌病多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老母猪、1-3日龄仔猪、成年公猪不是其主要发病群体。
10.可以通过污染动物产品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是
A、鸡伤寒沙门菌
B、鼠伤寒沙门菌
C、鸡白痢沙门菌
D、乳酸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鼠伤寒沙门菌可污染动物产品,进而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主要感染禽类等动物,一般不是通过污染动物产品直接导致人类食物中毒。乳酸菌通常不具有致病性,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11.结核病常听说肺结核,主要发生的原因是结核病主要经()传播。
A、眼结膜感染
B、飞沫传播
C、交配传播
D、消化道感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结核病主要经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产生含结核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感染结核菌。消化道感染不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眼结膜感染一般不是结核病常见传播方式;结核病也不会通过交配传播。
12.以下是检疫的包括
A、羊场饲养员对羊的检查和处置
B、羊场兽医平时对羊的检查和处置
C、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对该乡镇的动物进行的检查和处置
D、羊场兽医出售前对羊的检查和处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检疫通常是由专门的动物防疫检疫机构进行的。选项A羊场饲养员对羊的检查和处置不属于检疫范畴,饲养员主要负责日常基本照料等工作;选项B羊场兽医平时对羊的检查和处置属于羊场内部的日常兽医工作,不是检疫;选项D羊场兽医出售前对羊的检查和处置也属于羊场内部针对出售环节的检查,不属于检疫;而选项C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站对该乡镇的动物进行的检查和处置属于检疫工作。
13.猪流行性腹泻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