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绘本阅读与英语教材融合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摘要】本文从英语绘本的特点出发,阐述了绘本阅读与英语教材融合教学的意义。通过教学实践逐一审视英语绘本教学中出现的绘本选择不精、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方法不当,以及绘本内容研读不透等问题。以“教材+绘本”的互补融合式课堂表现形式结合相关案例,探索解决绘本与教材的融合策略,以及课堂教学策略,力求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英语绘本融合意义策略
一、绘本阅读与主教材融合教学的意义
《義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并对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建议。然而,现有英语教材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有限,教师需要补充适合不同阶段学生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需要的题材和体裁丰富的读物。优秀的英语绘本在融合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第一,带情境的图画,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绘本是图文并茂演绎故事的读物,带情境的图画,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的阅读更多来源于自身的内驱力。
第二,地道的语言,利于学生语言习得。教材多使用偏书面化的表达方式,大部分绘本则会使用一些地道的口语表达方式,弥补英语教材语言输入方面的不足。
第三,生动的情节及蕴含的文化,让学生感知文化差异。英语教材中虽然也有Culturetime板块,但是内容相对孤立,绘本则通过生动的情节及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可以使学生自然而深切地感知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第四,明确的主题及深刻的寓意,有育人功能。大多数优秀的绘本都有较明显的主题及寓意,学生在读完之后就能感知到。如在读《跟上兔子》系列绘本Faith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很有感触,受到了Faith的鼓舞。在师生共读Hey,Piggy后,班上有的学生深受感动,眼眶泛红。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质增效是值得每一位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绘本与英语教材的融合探索有利于教师丰富译林版英语教材,整合时间资源,在有限的课时产生成倍的效益,有利于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合理认知组块的构建,促进学生知识的记忆、保存和运用,以及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二、绘本阅读与主教材融合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绘本选择不精。
教师未从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出发,选择故事结构、词汇量、篇幅和阅读难度适中且符合学生需求的英语绘本;未能从教材内容出发,选择与教材语言点契合度高和教学主题关联度高的英语绘本;未能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选择多元性、多维性和延展性更好的英语绘本。
(二)绘本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英语绘本阅读与英语教材的融合教学旨在通过绘本提供优质的语言学习素材,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宽视野,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和阅读品格,最终达到更好学习主教材的目的。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融合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绘本的阅读上,过度关注绘本的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目标,将语言学习作为绘本教学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导致重心偏移,主次不分,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教材,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绘本教学方法不当
由于英语绘本进课堂的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相对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绘本教学多以讲授法和提问法为主,教学形式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做法导致学生不能从整体上感受绘本的语言魅力,无法接收绘本图片传递的信息,也无法有效地汲取绘本的教育意义。
(四)绘本内容研读不透
绘本呈现方式是文字加图片,其中图片起到说明的作用,文字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师需要仔细阅读绘本文字内容,读出图片中蕴含的内涵,理出故事主线,明白绘本中作者的思想和绘本价值。部分教师习惯性地通过绘本的文字描述形成浅表层的理解,却忽略了绘本图片的价值,对绘本的感悟有所偏差。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多数教师不能透彻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绘本深层研究方面也相对滞后,对于英语绘本教学的本质、价值、意义、内涵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还有所欠缺。
三、绘本阅读与主教材融合教学的原则
教师若想将绘本阅读与主教材进行有效的融合教学,首先就要选好绘本,笔者认为绘本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话题契合原则
按照学习者螺旋式的认知规律,即对事物的认识从浅表到深入、从陌生到熟悉的规律,话题重复出现,语言不断加深。绘本与英语教材的整合首先应该基于话题契合原则,凡是与话题接近的绘本,或者与教材内容契合度较高的绘本可以作为首选。
(二)语言匹配原则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话题契合教材单元主题的,但语言难度稍高于英语教材的绘本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关注绘本中的新词汇、新语法等语言知识,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内涵和意义。
(三)认知情感对应原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选择相应的绘本开展阅读活动。如高年级学生处于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时期,母语认知程度已接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