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技小论文3篇
【篇1】
科技小论文—往下沉的冰水
我听说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往下沉的冰水”,打算亲自做实验,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说干就干,我开始准备实验用品,有:墨汁,一杯热水;一杯冰水;两杯自来水,两块小纸板(差不多和杯口一样大)……,准备好后,我开始做起实验来。
首先,往热水和一杯冰水里各放入一点墨汁;然后把纸片盖上去;
接着,我小心的把冰水杯和热水杯倒扣在另外两个装满自来水的杯子上。
第三步:把两张纸板拿掉,这一步可不简单,你需要有第三只手!我和妈妈折腾了半天,可不是水漏出来,就是两种水混合了!难道是哪里弄错了?于是,我又调整了热水的水温—让水更烫一些,把纸板换成了卡纸—抽的时候可以更快!把水加满,不让杯子时有空间!好,我再试一次!
前面很顺利,当我轻轻抽掉纸片,奇迹出现了,冷水杯里的冰水片下沉了,和下面杯里的自来水混合在一起;而热水杯里的热水没有下沉,和自来水中间有了一条非常明显的分隔线,泾渭分明!
我特地在网上查了了下这个实验的科学原理:原来是热胀冷缩的原理,热水的密度比冷水要小一些,重量就轻于冷水,就升到上面了。地理学上的对流雨也是这个道理呢!
小科学,大道理。我们需要更努力的去学习、探究,在二十一世纪放飞我们的科技梦!
【篇2】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电话传音的原理探究
电话让我们告别了书信时代,能够更便捷地与亲朋好友聊天。还记得我第一次见到电话时,就对它无比好奇,拿起话筒乱按了几个数字后,电话那头就传来了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我吓得哇哇直哭,嘴里大叫着:“妈妈,有人被吸进去了!”
自打那次经历之后,我对电话就一直抱以观望不前,甚至有些后怕的态度。几年后的今天,我虽然对电话已有了些许的了解,但一个藏在我心底的问题还没被解开——电话为何能如此迅速地将声音传到千里之外甚至更远的地方去呢?
为了揭开电话传音之谜的神秘面纱,我特地将电话拿出来仔细研究观察了一番,没想到这一观察,我还真发现了一些奥秘……
你瞧,这个电话整体呈现出一个直角梯形的样式。从上面观察,有寥寥的几根线将这个电话分割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上是显示屏,上面记录着进几次的通话记录;第二个部分上镶有大大小小的几个按钮,这是用于拨号的;第三个部分则是电话的话筒,拿起来一看,话筒的两头粗大、中间细窄,粗的两头上还刻着规整、细小的孔子。嗬!话筒的一头上还有一条与基座相接,形如泡面面饼的线哩!不过这也一定自有它的用处吧!
带着满腹疑惑,我对电话仔细仔细揣摩了一番,许久之后,我皱着的眉终于舒展开了,刹那间,我茅塞顿开:对了!小时候玩的“土电话”不就是靠声音的震动通过棉线话筒里的吗?那么……我心里一紧,怀着好奇与期待跑向那能为我们揭开真相的书柜,翻出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并从中找到了答案……
书中这样写道:“当我们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振动的作用形成了声波,并随其在送话器上产生电流,这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的听筒内,而听筒又起到与送话器相反的作用:将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这样就完成了一次通话。”
看了这些,我欢呼雀跃起来:噢!仔细观察,冷静分析,我们就能从摸索中找到答案。
【篇3】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地球,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地方---人类唯一的家园。可随着树木的减少,汽车尾气的增加,垃圾的增多......地球已经不再是原来我们认识的那美丽家园了。那么我们对地球又到底了解多少呢?
资料表明:大约一万年前,地球有62亿公顷的森林覆盖着近二分之一的陆地,而现在只剩下20多亿公顷了。全球热带雨林正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着,等于每分钟我们都会失去一块足球场大小的热带雨林。每年全球纸张用量、户量已达3.2亿吨,如果以每吨需砍伐4棵平均20年树龄的树木作原料的话,那么一年就有近13亿棵这样的大树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树木啊!
研究表明:
1.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耕地相对减少,粮食紧张,人们开发林地,用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2.树木有很多工业上的用处,人们大量砍伐树木用于家具制作、造纸、药物的提取甚至燃料。
3.现在的热带雨林的树木被大量砍伐,用来中生物燃料的作物
4.城市化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加导致城市用地的增多,进而要砍伐大量的树木。
5.全球变暖导致很多地方的降水量减低,变得不适合树木生产,速录锐减,加上沙漠化的日益严重,林地面积更加少。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再不保护树木,地球将会永远消失,人类也将会失去耐以生存的家园。
保护树木,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现在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虽然没有太多的力量,但是我相信从现在做起,小手牵大手,我们的力量将会传递到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来共同保护地球,为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的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不要让美丽的地球成为过去,要让它永远停留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