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练习题库(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终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提前通知对方当事人
B、不需要任何理由
C、需要法定理由
D、不需要法定理由且不需要提前通知对方当事人
正确答案:A
2.以下()一般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A、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是否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B、用人单位是否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以货币形式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C、用人单位组织劳务人员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为国外雇主工作的经营活动的情况
D、用人单位是否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劳动保障监察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在国内劳动关系方面的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组织劳务人员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为国外雇主工作的经营活动情况一般不属于国内劳动保障监察的范畴。而选项A、B、D均是关于用人单位在国内劳动合同履行、工资支付等劳动保障方面常见的监察事项。
3.女职工怀孕后,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
A、续延半年后终止
B、续延一年后终止
C、即时终止
D、顺延至孕期产期哺乳期结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所以女职工怀孕后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应顺延至孕期产期哺乳期结束。
4.以下不属于规章制度的质量问题的是()
A、制度中规定了详尽的管理性内容,但没有处罚性内容
B、制度内容过于原则,缺少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程序性制度支撑
C、对不同级别、不同部门的员工差别对待,规章制度执行缺乏平等性
D、制度滞后,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
正确答案:C
5.劳动争议案件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A、五
B、七
C、三
D、十
正确答案:D
6.以下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A、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B、劳动合同订立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D、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正确答案:B
7.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不包括()
A、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
B、劳动者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和同意的
C、用人单位根据裁员的规定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
D、因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根据裁员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以劳动者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因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形,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劳动者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同意的,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8.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管理,主要通过()来进行。
A、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协商
B、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
C、规章制度的实施
D、法律法规的实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管理主要通过规章制度的实施来进行。规章制度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工作流程、行为规范等内容,劳动者需要遵守这些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依据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以确保劳动过程的有序进行和企业目标的实现。法律法规是宏观层面的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有一定局限性,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侧重于外部监管,均不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管理的主要方式。
9.要使用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关系,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单位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事实
B、企业应当将录用条件告知劳动者
C、不符合录用条件应当在试用期内提出
D、劳动者需要证明自身符合录用条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单位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事实是使用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关系的关键之一,如果无法证明则不能以此解除,该做法正确。选项B,企业将录用条件告知劳动者,劳动者才能明确知晓要求,是合理且必要的,做法正确。选项C,不符合录用条件通常应在试用期内提出,符合法律规定和常理,做法正确。而选项D,应该是单位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而不是劳动者证明自身符合录用条件,所以该做法不正确。
10.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消灭不包括以下()情形
A、用人单位宣告破产的
B、用人单位停工停产的
C、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D、用人单位被责令关闭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消灭的情形包括用人单位宣告破产、被责令关闭、决定提前解散等。而用人单位停工停产并不必然导致其主体资格消灭,只是生产经营活动暂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