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26.29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4.79千字
文档摘要

2025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总计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起施行。

A.2020年12月26日

B.2021年6月1日

C.2021年9月1日

D.2022年1月1日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A.教育和保护

B.教育和惩罚

C.保护和惩罚

D.教育和引导

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不满十六周岁

B.不满十八周岁

C.不满二十周岁

D.不满十四周岁

4.学校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专业心理健康机构合作,建立(),为未成年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A.心理健康辅导室

B.心理咨询热线

C.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D.以上都是

5.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批准。

A.教育行政部门

B.公安机关

C.民政部门

D.司法行政部门

6.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十二小时

B.二十四小时

C.三十六小时

D.四十八小时

7.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的判决。

A.撤销监护人资格

B.罚款

C.警告

D.拘留

8.下列不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A.多次旷课、逃学

B.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C.参与赌博赌资较大

D.传播淫秽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

9.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矫治教育措施。

A.予以训诫

B.责令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C.责令具结悔过

D.以上都是

10.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十四

B.十六

C.十八

D.二十

11.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管理教育,不得();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训导、要求遵守特定的行为规范、参加特定的专题教育等管理教育措施。

A.歧视

B.体罚

C.变相体罚

D.以上都是

12.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指导教职员工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A.法治教育

B.道德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安全教育

13.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活动,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学校周围治安,及时掌握本辖区内未成年人的(),组织、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A.监护、就学和就业情况

B.交友情况

C.兴趣爱好

D.消费情况

14.对被拘留、逮捕以及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

A.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B.共同关押、共同管理、共同教育

C.分别关押、共同管理、分别教育

D.共同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15.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并加强管教。

A.制止

B.惩罚

C.报告公安机关

D.送工读学校

16.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

A.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B.戒除网瘾

C.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D.以上都是

17.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A.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B.警示标志

C.提示标志

D.安全标志

18.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

A.调查

B.审查

C.评估

D.鉴定

19.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取消其学籍。

A.可以

B.不得

C.视情况而定

D.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

20.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