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国际经济学练习题+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说明()
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备比较优势
B、一个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C、一个非劳动力资源丰裕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D、国际市场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大量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又称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禀赋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不同。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大量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大量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选项A,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具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选项B,劳动力丰裕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选项C,非劳动力资源丰裕国家也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只要其按照要素禀赋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所以正确答案是D。
2.下列()不属于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征。
A、以金币为本位货币
B、金币自由铸造
C、黄金自由输入和输出
D、汇率等于铸币平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金本位制下汇率围绕铸币平价,根据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在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之间上下波动,并非固定等于铸币平价,所以选项D不属于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征。选项A、B、C均是金本位制的基本特征。
3.马歇尔—勒纳条件可用来判断()
A、货币贬值程度
B、货币升值程度
C、国际收支状况
D、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程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货币贬值才能改善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也就是判断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程度。所以答案选D。
4.关于一国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收入增加
B、生产者剩余减少
C、消费者剩余增加
D、该国整体福利下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出口补贴会导致政府支出增加,而非政府收入增加,所以[A]错误;出口补贴使得生产者剩余增加,而非减少,所以[B]错误;出口补贴会使国内市场价格上升,消费者剩余减少,而非增加,所以[C]错误;出口补贴会导致该国整体福利下降,[D]正确。
5.生产要素偏向进口增长会()
A、使出口贸易规模扩大
B、使进口贸易规模下降
C、使出口部门的生产扩大
D、使进口竞争部门的生产缩小
正确答案:B
6.对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国民收入
B、技术
C、要素禀赋
D、消费偏好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由于不同国家要素禀赋不同,导致生产商品的成本存在差异,进而使得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产生差异。国民收入、技术、消费偏好虽然也会对经济和贸易产生影响,但并非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中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7.李斯特认为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农工商业时期
B、农工业时期
C、农业时期
D、畜牧业时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李斯特认为经济发展有五个阶段,分别是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其中农工商业时期是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
8.成员国内部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但各自保持独立的对外政策,这种一体化形式是()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自由贸易区是指成员国内部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但各自保持独立的对外政策。优惠贸易安排是较低级的一体化形式,只是在某些商品上给予优惠关税;关税同盟是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共同市场除了商品自由流通外,还包括生产要素等的自由流动。所以答案选B。
9.在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的论证过程中,机会成本()
A、递减
B、先递增后递减
C、不变
D、递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的论证过程中,都假设了机会成本不变。绝对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利用自身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利,这里隐含着机会成本不变的假设;相对技术差异论同样基于机会成本不变的条件,通过比较相对优势来确定贸易模式。
10.国际收支调整的吸收论认为,国民收入小于国内吸收意味着国际收支()
A、无法确定
B、顺差
C、平衡
D、逆差
正确答案:D
1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将导致()
A、本国利率下降,国际收支不确定
B、本国利率上升,国际收支不确定
C、本国利率上升,国际收支改善
D、本国利率下降,国际收支恶化
正确答案:B
12.下列属于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是()
A、以倾销促进出口
B、奖出限入
C、以合作促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