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需求日益增长,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配网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旨在为某地区配电网的升级改造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二、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某地区配网升级改造工程
2.项目地点:某市某区
3.项目规模:涉及配电线路总长度约100公里,配电站房10座,配电变压器50台,总容量约为50兆伏安。
4.项目周期:预计工期为12个月。
三、勘察设计原则
1.安全可靠:确保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2.经济合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工程造价合理,提高投资效益。
3.技术先进: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4.环境友好: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勘察设计内容
1.现场勘察
(1)地质勘察: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了解土壤类型、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为配网线路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2)环境勘察: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状况进行勘察,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噪声、电磁辐射等,为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提供依据。
(3)气象勘察:对项目所在地的气象条件进行勘察,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为配网设备选型和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2.设计内容
(1)配电网结构设计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负荷特性、地理环境、电网现状等因素,确定配电网结构。主要包括:
-线路走向:根据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因素,确定配电线路的走向,确保线路安全、经济、美观。
-电压等级: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确定配电网的电压等级,确保供电质量。
-线路类型:根据地形地貌、负荷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电线路类型,如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等。
-变电站设计: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确定变电站的规模、位置、设备选型等。
(2)设备选型
根据配电网结构、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电设备,包括:
-配电变压器: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电变压器容量、型号、品牌等。
-配电线路:根据地形地貌、负荷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电线路导线截面、型号、品牌等。
-配电开关设备: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电开关设备型号、品牌等。
-配电自动化设备: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型号、品牌等。
(3)保护设计
根据配电网结构、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设计配电网的保护系统,包括:
-过电流保护: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设计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参数、配置等。
-零序保护: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设计零序保护装置的参数、配置等。
-非同期保护: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设计非同期保护装置的参数、配置等。
(4)通信设计
根据配电网结构、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设计配电网的通信系统,包括:
-通信线路:根据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因素,确定通信线路的走向,确保通信线路安全、经济、美观。
-通信设备: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通信设备型号、品牌等。
(5)自动化设计
根据配电网结构、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设计配电网的自动化系统,包括:
-自动化终端: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自动化终端型号、品牌等。
-自动化主站: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自动化主站型号、品牌等。
五、设计方案
1.配电网结构设计
(1)线路走向:根据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因素,确定配电线路的走向,确保线路安全、经济、美观。
(2)电压等级: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确定配电网的电压等级为10/0.4千伏。
(3)线路类型:根据地形地貌、负荷特性等因素,选择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相结合的方式。
(4)变电站设计: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确定变电站的规模为10千伏/0.4千伏,共10座。
2.设备选型
(1)配电变压器: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选择S11型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千伏安。
(2)配电线路:根据地形地貌、负荷特性等因素,选择LGJ-70/10型导线,截面为70平方毫米。
(3)配电开关设备: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选择DW45-12/630型断路器。
(4)配电自动化设备: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选择DTU型自动化终端。
3.保护设计
(1)过电流保护: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设计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参数为Iop=10Ie,In=Ie。
(2)零序保护:根据负荷特性、供电半径等因素,设计零序保护装置的参数为Iop=10Ie,I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