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适应新时代“金课”动态标准的地方高校教学督导评价探析.docx
文件大小:45.49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9.21千字
文档摘要

适应新时代“金课”动态标准的地方高校教学督导评价探析

[摘要]“金课”建设遵循的是一种开放动态发展的教学理念,其建设标准、内涵、指标、方法呈现出与时俱进和动态变化的特点,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探讨新时代教学督导应如何把握“金课”动态标准的新内涵、适应督导职能的新变化、聚焦当前课堂教学质量督导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基于“金课”动态标准的督导评价进行导向性探索分析,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新时代督导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督导手段综合化与信息化融合、完善督导评价信息反馈机制等教学督导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教育评价;“金课”标准;教学督导;教学质量评价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金课视域下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构与实践”(2020JGZ144);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标准·保障·评价’三维协同推进地方院校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2022JGZ159);202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基于银龄计划的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院校‘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与实践”(2023JGZ156)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5)10-0042-05[收稿日期]2024-08-3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跨越,高校办学的重心也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移,教育教学质量受到普遍关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1]。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监督、鉴定和管理、诊断和激励等功能,而教学督导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督导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评价与指导。由于督导评价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指导性,其评价结果对教学改进意义重大。同时,教学督导工作具有时代性,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和时代意涵的嵌入,“金课”建设及一流课程建设的标准、内涵和观测点也呈现出动态变化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教学督导员能否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对课程评价的认知和能力,将“金课”动态标准应用于教学质量评价中,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鉴于此,本文将从高校教学督导的视角出发,深入探析新时代教学督导应如何把握“金课”动态标准的新内涵,适应督导职能的新变化,聚焦当前教学质量督导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基于“金课”动态标准的督导评价进行导向性探析,促进教学督导更新理念,构建和改进基于“金课”动态标准的教学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探索教学督导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以及评价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以期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全面提升寻找新路径和新依据。

一、教学督导要充分把握“金课”建设动态标准的新内涵

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督导,要在“金课”建设中能够发挥既督促又引导的职能作用,则须加强督导工作的目标导向,弄懂悟透国家相关指导文件,其中充分把握“金课”动态标准的新内涵尤为重要。“金课”是一种隐喻,特指具有“含金量”、具有高度学术性或实用性价值的课程。2018年,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的吴岩指出,“金课”具有“两性一度”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2]。“金课”体现了新时代对高质量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而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

(一)“四新”融合的新理念体现了学科交叉的新要求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四新”建设已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动力。2023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指出,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深化新工科建设,加强新医科建设,推进新农科建设,加快新文科建设,加强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3]。“四新”融合强调深化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学科交叉教育能更好地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有机融入相应的课程得以实现,这也是“金课”动态标准的新内涵之一。

(二)“大思政课”的强化凸显了“金课”标准中课程思政的新地位

高校课堂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引领思想,陶冶品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思政赋予了高校课程崭新内涵,价值引领成为“金课”建设标准中的重要内容。

(三)“高质量”强化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