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德育活动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2.94千字
文档摘要

德育活动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团队活动C.学科教学D.课外校外活动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4.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5.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践锻炼法

6.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价值澄清模式

7.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8.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

9.孔子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体现了下列哪项德育原则()

A.长善救失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疏导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

10.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年级B.初二年级C.初三年级D.高一年级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2.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方法

3.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A.讲明道理,疏导思想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D.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4.榜样示范法中榜样的类型有()

A.伟人的典范B.教育者的示范C.学生中的好榜样D.影视作品中的榜样

5.下列属于德育方法的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

6.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A.坚持性善论B.主张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C.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7.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要求有()

A.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B.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C.教育要有计划和系统

D.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9.下列属于德育途径的有()

A.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班主任工作

C.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

10.运用品德评价法要注意的要求有()

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B.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C.注重宣传与教育D.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知、情、意、行。()

3.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4.集体主义教育是我国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5.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6.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

7.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8.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9.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10.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