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分析化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装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
A、读取弯月面下缘,并使视线与该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B、不必从滴定台架上取下读数
C、读取弯月面中间,并使视线与该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D、读取弯月面上缘,并使视线与该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正确答案:D
2.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比溶液的作用是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地反映被测物质的吸光度。调节仪器透光率零点是用空白溶液在“0%T”档调节;参比溶液不会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也不能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3.BaCl2·2H2O中的结晶水可在()的温度下恒温加热至水分完全失去,同时无水BaCl2等又不挥发。
A、100℃
B、120℃
C、125℃
D、13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125℃时,BaCl?·2H?O中的结晶水可完全失去,同时无水BaCl?等又不挥发。温度过高,无水BaCl?等可能会挥发,所以要控制在125℃这个特定温度下既能使结晶水完全失去,又能保证无水BaCl?不挥发。
4.标定I2标准溶液的基准物是:.
A、As203
B、K2Cr2O7
C、Na2CO3
D、H2C2O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I2标准溶液常用As2O3作为基准物进行标定。As2O3可与I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As2O3,用NaOH溶液溶解后,再用I2溶液滴定,根据消耗I2溶液的体积来标定I2溶液的浓度。K2Cr2O7常用于标定Na2S2O3溶液;Na2CO3一般不用于标定I2标准溶液;H2C2O4常用于标定KMnO4溶液等。
5.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A向短波方向移动
B、向长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
D、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仅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与溶液的浓度无关,所以稀释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不移动。而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溶液稀释浓度降低,吸光度值会降低。
6.用K2Cr2O7法测定铁含量时,加入H3PO4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酸度
B、防止Fe3+生成沉淀
C、降低Fe3+/Fe2+电对的电位,便于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
D、消除Sn2+的干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加入H3PO4的主要作用是与Fe3+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降低Fe3+/Fe2+电对的电位,从而便于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使滴定终点更加明显准确。
7.标定盐酸溶液的基准物质最好的是:
A、基准碳酸钠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硼砂
D、Na3PO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基准碳酸钠易制得纯品,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明确,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小,是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用于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硼砂标定盐酸时易失去结晶水,误差较大;Na3PO4一般不用于标定盐酸。
8.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A、200-600nm
B、400-780nm
C、200-400nm
D、400-700nm
正确答案:B
9.使用浓H2SO4时,若不小心溅到手上,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A、先用2%苏打水洗,再用水冲洗
B、立即用水洗,再用2%苏打水冲洗
C、先用NaOH溶液冲洗,再用水洗
D、立即用水冲洗,再用NaOH溶液洗
正确答案:A
10.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引起的误差属于:
A、过失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操作误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是由于沉淀的固有性质、实验条件等因素导致的,在每次测定中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结果,具有重复性和单向性,符合系统误差的特点。系统误差是由某些固定的原因所造成的,它具有重复性、单向性和可测性。而随机误差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其大小和方向是不确定的;操作误差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引起的;过失误差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等造成的明显错误。所以沉淀的溶解损失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11.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称为:
A、再现性
B、重复性
C、精密性
D、准确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再现性是指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精密性是指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