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产学合作教学实习新模式的探索.docx
文件大小:43.35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6.63千字
文档摘要

产学合作教学实习新模式的探索

[摘要]新农科建设对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涉农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以“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产学合作下的教学实习新模式,旨在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习教学课程的一般范式,增强学生“知农爱农”、服务农业农村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分工协作能力,促进创新型和综合应用型农科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新农科;人才培养;产学合作;实践教学;现代农业

[基金项目]2022年度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2022AL01);2022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农业高校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2022160);2021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业生态与环境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21185)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5)12-0097-04[收稿日期]2023-12-03

一、课程目的及意义

新农科建设要求围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对农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因结构单一、高投入、高排放,导致出现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负面效应,因此,生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类型相继产生[1]。

农业生态园的出现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生态园是以农业观光、休闲、文体活动、科普科研等功能为主的综合性区域,园区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实现园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农业生态园是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既契合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也对建设美丽乡村、弘扬乡村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亟须培养大量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视野的农学专业人才。

二、产学合作模式的组织实施

(一)打破传统授课模式

“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为创新型实习实训课,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师生互动等环节进行了革新。在现有的农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根据课程设立的单项性实习占多数,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较欠缺[2-3]。本课程设立的初衷即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不限专业。改变以“课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以实习项目为导向的新模式。把课堂转移到企业及课外,改变了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理论讲解部分仅占全部学时的20%,大部分学时为现场的实习教学。聘请企业负责人参与课程教学,校企共同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将企业负责人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实习教学内容,详细地讲解现代农业生态园的设计理念和建设过程,以及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资金周转、市场前景、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对园区建设造成的冲击。同时,组织学生对企业周边居民及风土人情进行调研,学生以此为基础,对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构思并完成实习报告,企业负责人与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学生的实习报告成绩。

(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它涵盖了作物栽培、生态学、畜牧、水产养殖、风景园林、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范畴。为了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本课程依托江苏金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运公司),以培养学生“用得上、用得好”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将产业前沿、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和业务知识引入课堂。课程整合多专业知识技能,以案例演示和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方式开展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复合应用能力。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发展历程,理解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的理论知识,掌握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方法,并初步具备规划设计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理论部分通过多媒体课堂讲授,内容包括现代农业生态园的特点和功能,农业生态园建设的因地制宜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特点和主要形式,以及农业生态系统恢复机理与方法等。讲解理论的同时辅以案例和时事热点讨论,如“沙尘暴”“海水浴场浒苔侵袭”等,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趣味性。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金运公司的三大园区:艾菱湖湿地高效农业生态园、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扬州鹅养殖基地,企业负责人现场讲解农业生态园建设和发展的实践经验。每参观完一个园区,学生便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