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融合思政元素的“材料力学”教学案例实践.docx
文件大小:42.98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5.98千字
文档摘要

融合思政元素的“材料力学”教学案例实践

[摘要]“材料力学”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材料力学”课程中《压杆稳定》这一章节为例,由压杆稳定的概念和两端铰支细长压杆临界压力(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入手,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建立了相应的教学案例,讨论了如何从国家意识、社会价值和个人素养三个层面上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工程案例和名人事迹,增加课堂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畏难心理,以期达到协同育人效果。

[关键词]材料力学;压杆稳定;欧拉公式;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基金项目]2020年度扬州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材料力学”(13101034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5)12-0093-04[收稿日期]2023-12-13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有非常明确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授业解惑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即传授专业知识并解答疑问困惑。而传道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早期的课程思政。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2]。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高校思政教育的普及已成为高质量发展和育人的核心要素,同时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育人,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做到课课有思政,人人重育人,如盐入水,润物无声[3]。

材料力学是高等学校土木、机械、材料、航空、航天等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4],也是工程领域分析设计和后继力学课程的理论基础。“材料力学”课程涉及固体力学很多方面的内容,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棒状材料,如杆、梁、轴等,分析这些构件在基本变形(如轴向拉压、横向弯曲、剪切和扭转)和组合变形(两种及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从而解决构件安全性与成本经济性之间的矛盾。课程内容多,理论性、概念性强,计算烦琐[5]。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只是简单地喊口号,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还停留在基础认知层面[6],有形式而无内容,有数量而缺质量。本文以《压杆稳定》这一章节为例,在讲授压杆稳定的概念和推导两端铰支细长压杆临界压力(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时,注重融入思政内容的教学设计,通过深入挖掘力学发展史、力学名师大家、典型工程案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让学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塑造品格,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点:掌握压杆稳定的基本概念,如压杆稳定、压杆失稳、临界压力、临界应力、压杆柔度等;掌握计算大柔度压杆临界压力(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

2.思政目标:在国家意识层面上,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在社会价值层面上,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个人素养层面上,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行业职业精神规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思路和方法

1.以展示加拿大魁北克大桥的坍塌图片、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导致的电塔倒塌图片及多起脚手架倒塌事故图片等导入案例,使学生对社会重大事件进行思考,为后续课程思政的开展做好准备。

课程思政引入:加拿大魁北克大桥,典型的桁架结构,当桥面上有荷载作用时,很多杆件都成为压杆,由于工程师在设计中没有考虑构件的稳定性,其中某些压杆因失稳而失去了承载能力,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导致整个结构的坍塌。它经历了两次坍塌事故,共造成88名工人死亡。这次事故也是后来工程界闻名的“工程师之戒”的由来,这枚“戒指”仅仅授予北美顶尖几所大学的工程系毕业生,要戴在小拇指上,作为一种警示和提醒,谨记工程师对于公众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由于设计师没有想到南方会遭遇特大冰冻,大量电塔因覆冰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