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敬畏语文,树立一个正确的语文观.docx
文件大小:37.38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1.03千字
文档摘要

敬畏语文,树立一个正确的语文观

摘要:语文是口頭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个结合体。“文”不仅仅是文学,还应包括文字、文章、文化、文明等。语文是一个动态延伸的并具有兼容性的概念,既有它的历史内涵,也有它的现代含义。语文真正的本质和本性是训练思维,提升素养,塑造人格,传承文化,传播文明。语文教师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与知识拓展、思维训练以及人格塑造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语文观,要对语言文学保持一种敬畏之心。

有人认为语文就是语言加文学。语言重在口头表达,文学重在书面表达,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个结合体。其实我觉得这个“文”不仅仅是文学,它还应该包括文字、文章、文化、文明等。在我看来,语文应该是一个动态延伸的并具有兼容性的概念,既有它的历史内涵,也有它的现代含义。语文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改变人们固有的一些语文观念,而它本身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增加一些新的语文元素。如果我们把语文固化在课堂上,固化在教学中,我认为是有点走偏了,有一点画地为牢的感觉。就是说,你要上语文课,你只能在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之内来讲,不敢也没有时间来作过多的知识的延伸和视野的拓展。当然,这里面涉及一个“指挥棒”的问题。只要升学考试这根指挥棒还存在,这个现象就很难杜绝。不过,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学会迁移,要学会融通,要在提高教学质量(分数)与知识拓展、思维训练以及人格塑造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说到这里,其实就引申出另一个问题:语文的价值和意义到底在哪里?

学好语文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能够修炼学生的品德,提升学生的素养,塑造学生的人格。学好语文对于保存和传承我们的母语,传承我们的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人认为学好语文,就只是为了提高考试分数。其实,这个只是很低端的一个层面。如果把语文学好了,把自己母语学好了,那我们母语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也就可以实现了

我们的语文改革在向深里走、向实里走的过程中,一定要正本清源,不能跑偏,不要折腾。语文的正统性、人文性、高雅性一定要保存下来,千万不能让一些糟粕的东西进入语文课堂,不能让伪语文泛滥。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具备一种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观,提倡语言美、文字美、文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通过语文来塑造学生的人格与灵魂。同时,还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学保持一种敬畏之心。只要敬畏了,才能真正地把语文学习好,利用好,保护好,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