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价值阐释.docx
文件大小:40.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3.41千字
文档摘要

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价值阐释

苏元癸曾春龙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除了可以發挥语文教育的固有功能之外,还具有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学语文教材彰显出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材,不仅要发挥教材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功能,而且要挖掘民俗文化,提升教材的隐性价值。

语文教材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传承文化虽然不只是语文教材的事,但不可否认语文教材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民俗文化也是语文教材的传承对象。当下的中学语文教材融入了相关的民俗文化,这有益于彰显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潜在价值。

一、民俗文化与中语教材的契合

民俗文化之所以能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是因为其与语文教材存在契合点。

所谓民俗,是在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是被民众所创造、遵循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饮食、娱乐、礼仪、信仰等一系列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涉及知识、思想、精神等各个方面,经全社会的约定俗成之后,成为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文化事象,这种文化事象就是民俗。可以说,民俗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由表达情感、展现独特精神风貌和世界观的一种行为方式”。所以,透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民俗,可以观察该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心态和精神风貌。从概念上看,民俗是一种对生活进行广泛观照的文化。这无疑与语文的生活化特性相契合。生活化要求语文学科既要传授各种知识、能力等内容,又要关注情感、思想等因素,而民俗的生活化恰好使其具备了入选语文教材的基础,“成了语文教材中承担教育作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既然生活化是民俗文化和中学语文教材的契合点,被选作教学内容的民俗文化就必然会对中学语文教材产生一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这一影响可以从中学语文教材的属性和功能两个方面来探讨。

二、民俗文化彰显中学语文教材的属性

中学语文教材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中学语文教材体现为一个系列,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音像材料、课外辅助读物等。在狭义上,中学语文教材通常是指教科书。本文提及的中学语文教材只取其狭义。

在现行的教育背景下,中学语文教科书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研究得最经常也是最多的文本。作为中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材料,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直接关系到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民俗文化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对教材自身属性的彰显具有积极意义。

(一)民俗文化凸显中学语文教材的人文性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人类文化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这恰好形成了语文课程内在的、深厚的人文性。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之后可以很好地凸显教材的人文性。

纵观中学语文教材,不少文章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定时代一定地区的民俗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蕴含着许多可以体现中学语文教材人文性的因素。浏览《诗经》中的《卫风·氓》《国风·蒹葭》《周南·桃夭》等诗篇,学生感知到的是上古先民的婚恋文化;阅读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学生认识到的是汉代的床、榻等物质文化和七夕等节日文化。中学语文教材中作品众多,反映的民俗文化亦不一而足。

无论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有多么丰富多彩,浓厚的人文性都是其永不变更的特性。将其当作教学内容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可以彰显教材内在的人文属性。

(二)民俗文化增强中学语文教材的趣味性

语文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这要求语文教学的内容应当体现出生活的趣味。民俗文化是一种民间文化,时时处处表现民众的生活,因而也最能体现生活的趣味。民俗文化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对教材趣味性的增强不言而喻。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部分充满生活趣味的作品,展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学习这些作品之后,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民俗。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生动地描绘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古老歌会。这种歌会常在集会或节日举行,人们以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或游戏传情等不尽相同的活动方式参与到歌会中。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获得对云南少数民族歌唱文化的初步感知。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精彩地介绍了其家乡端午节的有关习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吃咸鸭蛋等节日活动饶有趣味。这些趣事,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家乡的节日民俗文化。除此之外,萧乾的《吆喝》、鲁迅的《社戏》、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无不展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

涉及民俗文化的作品,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民俗文化,而且丰富了语文教材的人文性和趣味性,这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积极意义。

三、民俗文化强化中学语文教材的功能

中学语文教材的功能,指的是中学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效能。尽管语文教育界对教材功能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大体不出以下四种:凭借功能、示范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

语文教材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对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民俗文化进入中学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