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聚焦叙事艺术 深度解读小说.docx
文件大小:37.73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1.07千字
文档摘要

聚焦叙事艺术深度解读小说

一、关注线性叙述,挖掘“遮蔽”的内涵

1.“对,我正要给你们摆一个和八阵图差不多的石门阵。不过几句话,一点新闻,石门阵摆退鬼子兵。”

2.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门里堵满了石头——石头门。

3.向左看:石头门。

4.向右看:石头门。

5.石頭门。石头门。石头门。

6.那有什么关系,石头门说起来好听一点……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对,把我们的门板烧掉呢,我们就夜不闭户。

通读上述语句,学生可以抓住叙事视角,揣摩出木匠王生枝在叙述故事过程中内心的转变。学生很容易得出:王木匠从“三国演义八阵图”引入“八路军的石门阵”,在讲述中反复提及“石头门”带着王木匠的“激愤”“昂扬”的斗志;再到最后“守住大门”的坚定决心。可见,在阅读中,学生需要巧妙抓住小说的叙事结构,可以寻找解读人物内心的切入口,进而读懂文本。

二、注重叙述视角,把握小说主题

小说每讲一个人物通常就以这个人物的视角展开叙事。叙事视角决定着叙述者和人物从什么角度展开作品,连接着作者和读者。优秀的小说作品往往在文字中不直接显露出叙述者,而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游离在情节以外,从而客观地对情节、事件、人物进行叙述和介绍。学生在考场中需要寻找到叙述视角,挖掘隐性信息,从而做到“拨开云雾见青天”。

三、注重叙事时空,深刻解读文本

在经典小说中,作者往往根据小说主题的需要,对叙事的时序、时距、频率、场景进行多样化的调整,从而形成极具特色的话语时空。这就为命题者设题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学生在考场上可以从这一个角度,准确解读文本。

首先,注重时距变化,分析表达效果。小说叙事学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叙事与时空”之间的关系。作者往往有意在故事的时空和叙述的话语时空拉开一定的差距,从而造成故事的复杂性,学生需要理清叙事时距和故事时距之间的比值,由表及里地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比如,《石门阵》注重叙事的虚实相生,在木匠王生枝的口述以及听众的应答中,完成了八路军退鬼子兵的故事。同时,在人物的言语中,拉开时空差距,许多语言只是王木匠主观猜测鬼子的心理活动。小说中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充分体现了小说的叙述性。这样的叙述特点凸显出小说的虚构性和叙事性,让情节具有延宕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好奇与追问。

总之,小说凭借个性化的文体特征,成为文学类文本中最常考的题材。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关注每一篇文本的独特纹理,真正实现知识与素养共同提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