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练习题含答案(附解析).docx
文件大小:9.34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3
总字数:约5.71千字
文档摘要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练习题含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的防护栏杆。

A、1000mm,1.2m

B、1000mm,1.5m

C、500mm,1.2m

D、500mm,1.5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所以答案选C。

2.手拉葫芦的提升机构是靠()工作的。

A、起重链

B、链轮

C、齿轮传动装置

D、手拉链

正确答案:C

3.进行各项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

A、窗外

B、室外

C、窗

D、室内

正确答案:D

4.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差不应大于()步。

A、四

B、一

C、二

D、三

正确答案:C

5.高处作业吊篮的防坠落装置应能在平台下降速度大于()等情况发生时自动起作用。

A、20m/min

B、30m/min

C、40m/min

D、50m/min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高处作业吊篮的防坠落装置应能在平台下降速度大于30m/min等情况发生时自动起作用,这是保障高处作业吊篮安全的重要规定,当下降速度达到此标准时,防坠落装置需及时启动以避免危险发生。

6.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时,开挖标准是桩身混凝土达到()。

A、混凝土凝固后

B、混凝土灌注

C、混凝土灌注24h

D、设计强度后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灌注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开挖等作业,以确保桩身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开挖,可能会因桩身强度不足导致桩身受损等问题。

7.配电室应保持整洁,()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杂物。

A、可以

B、不得

C、一般情况

D、尽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配电室需要保持整洁以确保安全和正常运行,堆放杂物会妨碍操作和维修,所以明确规定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杂物。

8.千斤顶顶升过程中,不得随意加长千斤顶手柄或强力硬压,每次顶升高度不得超过活塞上的标志,且顶升高度不得超过螺丝杆丝扣或活塞总高度的()

A、3/4

B、1/2

C、1/4

D、1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千斤顶顶升过程中,每次顶升高度不得超过螺丝杆丝扣或活塞总高度的3/4,这是为了保证顶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因顶升过高导致千斤顶损坏或出现安全事故。

9.沉井的嵌固深度和封底混凝土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封底混凝土的顶面高度应高出刃脚根部不小于()m;

A、0.1

B、0.3

C、0.5

D、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沉井封底混凝土的顶面高度应高出刃脚根部不小于0.5m,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沉井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水等性能。

10.TN系统中的()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A、接地线

B、保护零线

C、保护接零

D、保护装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这是为了降低故障时的接触电压,提高保护接零的可靠性,确保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1.脚手架作业层上为支承脚手板在非主节点处设置横向水平杆的要求是()。

A、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1000mm

B、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3

C、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750

D、宜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架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12.基坑工程应在四周设置高度大于()m的防水围挡(围堰)

A、0.20

B、0.15

C、0.30

D、0.25

正确答案:B

13.门式脚手架立杆加强杆的长度不应小于门架高度的()。

A、70%

B、80%

C、50%

D、60%

正确答案:A

14.顶管施工时,坑内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

A、不能压在一起

B、不能混放

C、不能乱放

D、不得进入坑内

正确答案:D

15.为保证航行安全在围堰上下游()m处,应设置航行标志

A、50

B、100

C、200

D、3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围堰上下游100m处设置航行标志主要是为了给过往船只提供足够的警示和引导距离,使其能提前知晓围堰位置并安全通过,保障航行安全。100m的距离能让船只在相对较远的地方就发现标志并做出相应操作,相比50m能有更充足的反应时间,200m和300m虽也能起到警示作用,但从常规的航行标志设置规范和实际需求来看,100m是较为合适的距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