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测量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A.水平面B.水准面C.大地水准面D.参考椭球面
2.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0.05mB.0.1mC.0.5mD.5m
3.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1.213m,B尺读数为1.401m,则()
A.A点比B点高B.A点比B点低C.A点与B点等高D.A、B点高度无法比较
4.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的影响。
A.视准轴误差B.横轴误差C.照准部偏心差D.以上都对
5.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m,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m,则倾斜改正数为()
A.-0.016mB.0.016mC.-0.018mD.0.018m
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A.0°~90°B.0°~180°C.0°~360°D.-90°~90°
7.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直角坐标系的主要区别是()
A.轴系名称不同B.象限排列顺序不同C.原点位置不同D.以上都是
8.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A.传递距离B.传递角度C.传递高程D.传递坐标
9.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时,需要设置的参数有()
A.测站坐标B.后视点坐标C.仪器高D.以上都是
10.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A.中误差和相对误差B.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C.真误差和假误差D.平均误差和极限误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测量基本工作的有()
A.角度测量B.距离测量C.高差测量D.坐标测量
2.水准路线的形式有()
A.闭合水准路线B.附合水准路线C.支水准路线D.往返水准路线
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有()
A.从整体到局部B.先控制后碎部C.由高级到低级D.步步有检核
4.以下关于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B.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C.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D.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5.全站仪可以测量()
A.水平角B.竖直角C.距离D.高差
6.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仪器误差B.观测误差C.外界环境影响D.计算错误
7.以下属于平面控制测量方法的有()
A.导线测量B.交会测量C.GPS测量D.水准测量
8.水准测量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有()
A.仪器下沉B.尺垫下沉C.大气折光D.视差
9.角度测量包括()
A.水平角测量B.竖直角测量C.天顶距测量D.方位角测量
10.测量工作中,常用的坐标系有()
A.大地坐标系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C.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地心坐标系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2.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40.000m,后视读数为1.125m,前视点B的读数为1.428m,则B点的高程为39.703m。()
3.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相同。()
4.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为等精度观测。()
5.水准测量中,转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失数据。()
6.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时,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7.钢尺量距时,钢尺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会产生系统误差。()
8.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中误差和相对误差。()
9.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是测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10.GPS测量可以同时获取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水准测量的原理。
通过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点上的水准尺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简述测量误差的分类及特点。
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具有累积性,大小和符号有一定规律;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单个误差无规律,但大量误差符合一定统计规律,如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