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时间成就未来
【摘要】管理时间就是在管理自己的生命。为了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成为一个会学习、会生活的人,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将培养学生时间管理能力作为切入口,根据STEAM教育理念,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知识储备和年龄特征,设计各年级的时间管理实践活动。这些基于数学的实践活动中,融合艺术、科学、体育、文学等知识,不仅教给学生管理时间的方法,而且还为学生的未来打开了一扇窗,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时间管理
一、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
当今社会是效率的社会,时间管理有效的人,各方面都会比较出众。而时间管理的能力是目前大中小学生都比较缺乏的,大部分家长这方面的意识也不强。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没有时间观念,凡事都由教师或父母安排,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去上学,学生自己心里并不清楚;很多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方法,做事拖沓,不知道轻重缓急,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这些现象已经成为教师和家长的困扰,并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承担起学科育人的责任。时间管理就小学阶段而言,与数学学科联系最为紧密,涉及数学学科中时间单位认知、时间观念的建立、统筹学、合理安排时间等知识点。小学阶段基本上认识了所有的时间单位,教师可以以认识时间单位的先后顺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为突破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一系列强化操作、强调感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管理时间的意识,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时间管理STEAM课程的主题框架设计
STEAM教育是由美国发起的,旨在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多学科进行融合,以项目合作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STEAM教育提倡一种新的理念,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跨学科的知识。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知识储备和年龄特点,笔者给每个年级都设计了体验感悟活动。
本课程从纵向看具有较强的层次性,从一年级的认识时刻,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到二、三年级对一天的时间管理,四年级对一年的时间规划,五年级对寒假的细致管理,六年级对一个旅行活动的设计,难度不断提升,成为一个小学时间管理的体系;横向看,具有学科统整的特点。每个年级的活动都以学生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力求结合艺术(美术、音乐学科)、体育、科学和语文等学科因素来设计活动,让学生们在画、涂、读、写、跑、做等活动中,学习管理时间的方法,感悟时间的不可复制性,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高效做事的好习惯。
除了四年级的活动贯穿全年之外,其余年级的活动主要在寒假期间集中完成,使得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阵地不仅有学校,还有家庭和社会,教师和家长同时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督促者。具体见各年级时间管理课程感悟活动表。
三、时间管理STEAM课程的预期目标
希望通过参与时间管理实践活动,学生能感悟到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的必要性,初步掌握管理时间的方法,能够合理安排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STEAM教育的渗透,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在寒假期间学习艺术(剪纸、对联、年画等中国传统艺术,以及个性特长的学习)、科学(微课、手工制作)等学科的知识。笔者还引导学生在假期开展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把核心素养的落实阵地辐射到每个家庭。
四、时间管理STEAM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有了好的设计与想法,如何贯彻实施尤为重要,以下措施可以提升项目活动的实效性。
(一)让家长理解得更为准确
因为在寒假,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变成了家庭,活动的主体真正变成了学生,此时家长的素质和教育理念、对活动的认可度直接影响活动的成效。为了让家长理解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的流程,每个年级都撰写详细的《致家长的一封信》。信中阐明时间管理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将活动方案及其必要的资源发放给家长,明确活动目标、内容、要求、评价要求,以确保各年级活动的有效进行。大部分家长从内心真正认可此次活动。只有家长认可了,我们的活动才能有效进行。
(二)让学生的操作更加简便
小学生各方面知识储备有限,寒假中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就十分重要。如一、二年级的手工制作,就可录制微课,让学生利用微课进行探究式学习,让课堂真正翻转。为了方便学生记录、方便家长与教师查阅和评价,各年级统一的表格就是抓手,既体现主题的统一,又为彰显学生个性留白,让活动留痕。
(三)让教师的指导更及时有效
短短三周,学生的活动成果着实使人惊叹。这成功的背后,教师们及时的评价反馈功不可没。整个寒假,每个班级的数学教师都会不定期地在班级圈里发通知、提醒学生和家长上传作品,汇报活动进度,组织家长和学生评价并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给每个学生指明进步的方向。遇到能力有限或者不太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