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信息安全知识比赛试题.doc
文件大小:22.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21千字
文档摘要

信息安全知识比赛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行为最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单选题]*

A.使用强密码且定期更换

B.在不可信的网站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C.安装正版杀毒软件

D.定期更新操作系统

答案:B。原因:在不可信的网站随意填写个人信息,这些网站可能没有安全保障措施,容易将个人信息泄露出去。而使用强密码且定期更换、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都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有效措施。

2.信息安全中的“加密”主要目的是什么?()[单选题]*

A.让数据看起来更复杂

B.使数据传输更快

C.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D.便于数据存储

答案:C。原因:加密是通过特定算法将数据转换为一种不可读的形式,主要目的就是保护数据的机密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而不是为了让数据看起来复杂、使传输更快或者便于存储。

3.以下哪项不属于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单选题]*

A.钓鱼攻击

B.防火墙设置

C.DDoS攻击

D.恶意软件入侵

答案:B。原因:防火墙设置是一种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用于防止外部网络攻击,而钓鱼攻击、DDoS攻击、恶意软件入侵都是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

4.当收到一封自称是银行发来的要求提供账户密码的邮件时,正确的做法是?()[单选题]*

A.按照邮件要求提供密码

B.点击邮件中的链接查看是否为银行官网

C.直接删除邮件并联系银行核实

D.回复邮件询问情况

答案:C。原因:这很可能是钓鱼邮件,银行不会通过邮件要求提供账户密码。直接删除邮件并联系银行核实是最安全的做法,按照邮件要求提供密码、点击链接或者回复邮件都可能导致账户信息泄露。

5.以下关于密码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密码长度越长越安全

B.使用生日作为密码是不安全的

C.不同账号使用相同密码没有风险

D.密码中应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

答案:C。原因:不同账号使用相同密码存在很大风险,如果一个账号密码泄露,其他账号也容易被攻击者获取访问权限。而密码长度长、避免使用生日、包含多种字符都是提高密码安全性的有效做法。

6.在公共场所使用免费WiFi时,以下哪种行为存在安全风险?()[单选题]*

A.不进行任何网上交易

B.登录自己的电子邮箱查看邮件

C.连接时查看WiFi名称是否合法

D.使用VPN进行加密连接

答案:B。原因: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登录电子邮箱查看邮件可能会导致账号密码等信息被窃取。不进行网上交易相对安全些,查看WiFi名称是否合法只是初步的安全措施,使用VPN进行加密连接可以增加一定的安全性。

7.信息安全中的“身份认证”是为了?()[单选题]*

A.确认用户的身份合法性

B.限制用户的访问时间

C.统计用户的访问次数

D.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

答案:A。原因:身份认证的主要目的就是确认用户的身份合法性,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相应的资源,而不是为了限制访问时间、统计访问次数或者确定地理位置。

8.以下哪种存储设备的数据安全性相对较高?()[单选题]*

A.未加密的移动硬盘

B.加密的U盘

C.没有设置密码的智能手机

D.公共网络云盘

答案:B。原因:加密的U盘对存储的数据进行了加密保护,数据安全性相对较高。未加密的移动硬盘、没有设置密码的智能手机以及公共网络云盘都存在一定的数据泄露风险。

9.恶意软件通常会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多选题]*

A.电子邮件附件

B.正规软件下载平台

C.可移动存储设备

D.不安全的网站

E.系统更新

答案:ACD。原因:恶意软件常常隐藏在电子邮件附件中,当用户打开附件时就可能被感染;可移动存储设备如果在感染恶意软件的设备上使用过,再插入其他设备也可能传播;不安全的网站可能会在用户访问时自动下载恶意软件。正规软件下载平台一般有安全检测机制,系统更新也不会传播恶意软件。

10.以下关于数据备份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数据备份是浪费存储空间,没有必要

B.只需要备份重要数据即可

C.备份数据应与原始数据存储在同一设备

D.数据备份不需要定期进行

答案:B。原因:数据备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只备份重要数据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同时保障关键数据的安全。备份数据与原始数据存储在同一设备,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备份数据也会丢失;数据备份需要定期进行以保证备份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11.以下哪项措施有助于防范网络诈骗?()[单选题]*

A.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诺

B.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

C.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D.在网上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答案:C。原因: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可以让用户识别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从而避免上当受骗。轻易相信陌生人承诺、随意点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