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下的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事件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主要原因?
A.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
B.欧洲殖民地的经济掠夺
C.货币紧缩政策
D.技术革新不足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A.生产资料私有制与劳动者贫困化
B.生产的社会性与消费的社会性
C.资本积累与剩余价值
D.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分离
3.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以下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成正比
C.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D.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
4.以下哪些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关键概念?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率
D.生产资本
5.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减少政府干预
B.降低税率
C.金融市场自由化
D.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6.以下哪些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A.国际投资增加
B.贸易自由化
C.跨国公司兴起
D.货币一体化
7.以下哪些是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
A.投资水平
B.劳动力供给
C.政府政策
D.技术进步
8.以下哪些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核心观点?
A.有效需求不足
B.政府干预经济
C.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D.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9.以下哪些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A.平衡增长理论
B.新结构主义
C.新增长理论
D.发展战略理论
10.以下哪些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核心观点?
A.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B.可再生资源利用
C.生态足迹
D.绿色GDP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所得,其本质是劳动力价值与工资之间的差额。()
3.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资本投入来实现。()
4.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认为,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经济,因此政府不应过度干预市场。()
5.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但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6.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从而解决经济危机。()
7.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应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8.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9.生态足迹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内消耗自然资源和产生废弃物所需的空间面积。()
10.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是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而财政政策的作用相对较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周期性爆发的特点。
2.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3.分析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主要手段和作用。
4.简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原则及其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结合实际情况,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分析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是:
A.生产成本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生产资料的价值
D.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过剩
B.投资不足
C.货币贬值
D.劳动力过剩
3.以下哪位经济学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A.亚当·斯密
B.萨伊
C.库尔诺
D.边沁
4.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核心是:
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
C.供求平衡
D.市场自由化
5.以下哪项不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特点?
A.减少政府干预
B.降低税收
C.强化知识产权
D.增加政府支出
6.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A.技术进步
B.政治稳定
C.贸易保护主义
D.货币一体化
7.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
A.投资水平
B.劳动力供给
C.政府政策
D.天气变化
8.以下哪位经济学家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A.马克思
B.凯恩斯
C.弗里德曼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