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考点解析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政治经济学的两大主要内容是:
A.剩余价值理论
B.生产方式理论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D.商品经济理论
2.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商品的价值量由以下哪个因素决定:
A.生产的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产品的使用价值
D.产品的交换价值
3.以下哪些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范畴:
A.私人所有制
B.社会所有制
C.集体所有制
D.国有制
4.以下哪些属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市场供求矛盾
5.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以下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A.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B.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创造的
C.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结果
D.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基础
6.以下哪些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A.生产过剩
B.市场需求不足
C.资本积累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
D.资本过剩导致的生产过剩
7.以下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消除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8.以下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9.以下哪些属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A.对外开放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全面深化改革
D.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0.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2.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工作日或提高劳动强度来实现的。(√)
4.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对立物。(×)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4.简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内容。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结合实际,论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2.分析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如何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使用价值
B.劳动
C.交换价值
D.社会必要劳动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生产资料私有制
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生产与分配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5.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价值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决定的:
A.生产的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产品的使用价值
D.产品的交换价值
6.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家的利润
B.工人的工资
C.社会剩余价值
D.国家的财政收入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过剩
B.市场需求不足
C.资本过剩
D.劳动力过剩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B.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以上都是
9.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是:
A.对外开放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全面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