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4.75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3.52千字
文档摘要

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因素被认为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A.技术进步

B.资本积累

C.劳动力数量

D.政策因素

E.自然资源

2.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商品的价值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A.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生产商品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C.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力价值

D.市场供求关系

E.生产商品所获得的利润

3.下列哪些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A.资本与劳动的矛盾

B.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C.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D.生产与分配的矛盾

E.资本积累与资本贬值的矛盾

4.以下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C.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E.坚持对外开放

5.下列哪些属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政策

D.产业政策

E.价格政策

6.以下哪些属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

A.平等互利

B.自由竞争

C.互不干涉内政

D.互惠互利

E.保护主义

7.以下哪些属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A.资本流动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技术全球化

D.人员流动全球化

E.信息全球化

8.以下哪些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A.经济发展

B.社会进步

C.生态保护

D.资源节约

E.环境友好

9.以下哪些属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发展与改革的矛盾

C.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的矛盾

D.资源与环境发展的矛盾

E.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10.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A.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B.结构调整优化

C.创新驱动发展

D.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E.全面深化改革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商品交换的本质是劳动与劳动的交换。()

2.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4.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

5.经济全球化会导致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但也可能加剧经济风险。()

6.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7.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只是作为辅助手段。()

8.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各国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

9.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越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0.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向中高端水平调整,创新驱动成为主要动力。()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2.解释什么是“新经济政策”,并简述其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

3.简述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主要手段。

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论述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位经济学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A.亚当·斯密

B.边际效用学派

C.马克思

D.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劳动力与资本的关系

B.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C.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D.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

A.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为主体

C.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下列哪项政策不属于宏观调控手段?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产业政策

D.价格政策

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A.技术进步

B.劳动力数量

C.自然资源

D.政府干预

6.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平等互利

B.自由竞争

C.保护主义

D.互惠互利

7.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

A.经济发展

B.社会进步

C.生态保护

D.以上都是

8.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主要体现在:

A.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B.结构调整优化

C.创新驱动发展

D.以上都是

9.下列哪位经济学家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

A.亚当·斯密

B.马克思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