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前沿问题讨论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A.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与对策
C.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
2.以下哪个概念与“价值规律”密切相关?
A.价值量
B.价值形式
C.价值实体
D.价值实现
3.下列关于生产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B.生产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
C.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仍然发挥作用
D.生产价格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现象
4.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以下哪些因素是导致危机的主要原因?
A.生产过剩
B.资本积累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D.信用膨胀
5.以下哪个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关系矛盾导致的必然结果?
A.价值规律
B.资本积累规律
C.生产过剩理论
D.货币危机理论
6.下列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B.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C.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相对性
D.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现象
7.以下哪个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A.计划经济理论
B.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D.商品经济理论
8.下列关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
B.全球化加剧了国际贫富差距
C.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分工与合作
D.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挑战
9.以下哪个理论认为,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结果?
A.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
B.美国化理论
C.欧洲化理论
D.亚洲化理论
10.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相对过剩。()
3.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动力。()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可以通过计划手段来调节经济运行。()
6.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但也加剧了经济风险。()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8.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
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剩余价值不再存在。()
10.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2.解释“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3.简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4.讨论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剩余价值理论对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意义。
2.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
A.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量成正比
C.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劳动者的劳动决定的
D.商品的价值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
A.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B.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D.技术进步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剩余价值
B.资本家利润
C.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技术进步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以上都是
5.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A.保持物价稳定
B.促进经济增长
C.保持就业稳定
D.以上都是
6.以下哪项不属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典型特征?
A.生产过剩
B.资本家破产
C.货币贬值
D.劳动力市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