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费米-狄拉克分布.pptx
文件大小:1.49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深圳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2025.3
背景介绍
费米-狄拉克分布是量子统计力学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发展历程与量子力学的诞生密切相关:
1926年,恩里科·费米(EnricoFermi)和保罗·狄拉克(PaulDirac)分别独立提出了费米-狄拉克统计。
该理论成功解释了电子在金属中的行为,解决了经典统计力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1927年,索末菲(ArnoldSommerfeld)将费米-狄拉克统计应用于金属电子理论,奠定了现代固体物理的基础。
一、实验目的
了解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
通过实验验证费米-狄拉克分布规律
学习分析真空中电子能量和数量的技巧
二、实验仪器
FM-II型费米-狄拉克分布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3.1、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
费米-狄拉克分布描述了费米子(如电子、质子等)在热平衡状态下的统计行为:
图1不同温度下的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
在绝对零度时,费米子会从最低能级开始依次填充,形成费米海。
在有限温度下,部分费米子会被热激发到更高能级,形成平滑的分布函数,如图1所示。
图2不同温度下的费米狄拉克
分布函数的导数
三、实验原理/3.1、费米-狄拉克分布函数
三、实验原理/3.2、电子动能的测量
图3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4真空管横截面示意图
三、实验原理/3.2、电子动能的测量
三、实验原理/3.2、电子动能的测量
四、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连线:把实验仪面板上的的灯丝电流、阳极电流、励磁电流分别连接到实验装置的相应接线口,如下图所示。
(每种电流的接线孔不分正、负极)
图5仪器连线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
五、数据处理
画图:
五、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