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T_NAHIEM 9-2018__慢病中医智能防控系统.pdf
文件大小:716.0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4.83千字
文档摘要

慢病中医智能防控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慢病中医智能防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信息采集、评估、

调理、跟踪服务、组成部分和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应用慢病中医智能防控系统的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1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WS/TXXX-2009《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试行)》

WS/T424-2013《人群健康监测人体测量方法》

T/CACM006/1-4-2016《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一部分到第四部

分)

《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2009版

3术语和定义

慢病中医智能防控系统Chinesemedicineintelligentprevention

andcontrolsystemforchronicdiseases

根据中医学基本理论,运用中医“整体观念”“治未病思想”,基于大数

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慢性病人群进行系统的信息采集、评估、调理以及跟

踪服务,从而达到慢病防控的作用。

4

4信息采集

4.1个人基本信息

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时间、节气、天气、温度、湿度、职业、

婚姻、民族、籍贯、出生地、工作单位、现住址、出生日期、血型、特殊嗜

好、心理状态、兴趣爱好、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作息、药物过敏史、

社会保障信息、电话、信息陈述者、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联系人住址。

4.2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数据信息

全身红外热成像图。

4.3辅助检查

中医特色仪器检查结果,化验单结果,影像资料,体格检查结果。

4.4既往史

平素身体健康状况,有无其他疾病史及所患疾病的用药治疗情况,有无

结核等传染病史,有无输血史、手术史、外伤史,有无药物、食物、物品过

敏史,儿童应收录新生儿预防接种史。

4.5个人史

出生地,久居地,有无疫区生活史、疫水接触史,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饮食习惯,烟酒嗜好,工作情况,劳逸情况,心理状态,兴趣特长,居住环

境情况,婚姻状况,配偶身体健康状况,夫妻感情状况。

成年女子还要有孕产及有无流产情况,初潮年龄,末次月经时间或绝经

年龄,月经周期、量、有无血块、痛经等。儿童应收录喂养情况。

4.6家族史

家族有无遗传疾病、传染病,亲属的身体健康状况。

5慢病评估方式

5.1中医师评估

中医师结合采集的健康信息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5

5.2智能机器人辅助评估

智能机器人医生助手辅助医生评估。

6慢病调养方案制定

由智能机器人医生助手根据评估结果自动出具调养方案,并由中医师把

关修订。

7慢病跟踪服务

7.1慢病监测

通过智能机器人医生助手对服务对象进行动态的、连续的健康监测,从

而掌握服务对象健康状态的变化,以为服务对象进行及时的慢病调理提供依

据,并进行有效的慢病监控管理。

7.2中医慢病知识科普教育

通过智能机器人医生助手对服务对象进行中医慢病知识科普教育,使服

务对象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慢病,促进健康。

8健康档案

通过智能机器人医生助手记录慢病管理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从而满

足公民个人及群体慢病防控需要,为提升慢病防控水平提供依据。

9慢病中医智能防控系统的关键技术支撑

9.1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是医学技术和红外摄像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结合

的产物,是一种记录人体热场的影像装置。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发热体,

由于解剖结构、组织代谢、血液循环及神经状态的不同,机体各部位温度不

同,形成不同的热场。红外热像仪通过光学电子系统将人体辐射的远红外光

波经滤波聚集,调制及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