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全人教育“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探寻.docx
文件大小:40.6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3.57千字
文档摘要

“全人教育“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探寻

【摘要】“全人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的教育理念,“全人教育”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合作力求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所发展。可采用的策略有: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精心选择合作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探索欲;教师加强活动方法指导,让每个学生都有“方向感”;运用师生合作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关键词】全人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合作策略

“全人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的教育理念,它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全人教育”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合作,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力求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有所发展。本文对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了探寻。

一、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有归属感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因此,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基础,是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全人教育”视域下,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顺利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归属感,为此,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尊重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分组的首要条件。学生因为性格不同、学习经历不同,学习兴趣有明显差异,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硬性将学生编组,而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加入某一个小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投入到小组合作探究中去,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如在“水乡渔趣”主题活动中,有的学生对鱼儿生活的环境有兴趣,愿意加入“鱼的养殖”小组;有的学生喜欢吃鱼,对如何烹饪鱼感兴趣,可以加入“鱼的烹饪”小组……以兴趣为导向,使每个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愉快地合作。

2.整体协调

当然,在尊重兴趣的前提下,教师也要对构建小组进行整体协调。如有的学生因为能力较弱或不遵守纪律被小组拒之门外,有的学习小组整体能力较弱需要得到支援等。但是,教师的协调切忌生硬,而应该智慧、耐心地讲明原因,消除学生的顾虑,让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老师的调剂。教师的整体协调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顺利找到自己的“位置”,确保每个小组实力均衡,以使活动顺利开展。

3.分工明确

当小组成员选定以后,就要对组内的任务分工进行指导,让分工更加合理。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人物,组长的选定是任务分工的核心问题,要格外重视。组长可以釆用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定。在一个阶段的活动任务中,每个组员都要担任一定的角色,负责其中一项具体的工作,如资料搜集员、记录员、采访人等,这样的分工也以学生自愿、组长协调为主,当然,也可以考虑轮流担任某项任务的角色,使学生得以锻炼和提高。

二、精心选择合作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有探索欲

“全人化”的综合实践教育理念本着尊重生命的原则,学生是活动研究中的一个个主体。在选取探究主题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倾听学生关心什么,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哪些是他们真正想要去探究的……所以,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选取最感兴趣的来进行探究。

如我校所处的小镇月城位于长江之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学生从小与水亲密接触,就可以较方便地探寻水的奥秘。恰逢近年我镇启动了“水韵月城“特色建设,我校又开展了“水韵启秀”系列教育活动,同学们纷纷对司空见惯的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水对动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水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好处?”“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大吗?”“我们镇上的水资源现状怎么样?”……面对学生感兴趣的这些问题,笔者因势利导,和学生共同商讨确定了一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水,生命之源。这次与学生一起精心选择、确定的合作学习内容,激发了每个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合作探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教师加强活动方法指导,让每个学生有“方向感学生合作学习,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更不是教师撒

手不管。有效合作学习,更需要教师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去加强指导。教师的指导,关系到学生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学生兴趣能否持久,关系到活动目标能否达成。综合学习活动由于其特殊性,教师尤其要在活动方法、团队合作关系方面加强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活动中明确探究方向。

1.活动方法,及时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方法有参观、访问、实验、调查等,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少走弯路,教师应该对活动的方法进行及时指导。很多学生在活动中最喜欢参观,原因是他们把“参观”和“玩”画上了等号。在“水,生命之源“的活动中,笔者带着学生参观了家乡的造纸厂,了解水在造纸工业中的用途以及工业废水的处理。在参观前,笔者就向学生讲清了参观目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参观现场,要求学生对相关要点进行记录并适当组织现场讨论,使其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