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外科N3护理人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情况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A.疝修补术
B.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乳房纤维瘤切除术
D.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答案:D。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属于可能污染的手术,存在感染风险,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而疝修补术、甲状腺腺瘤摘除术、乳房纤维瘤切除术一般为清洁手术,通常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手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常见的原因是()
A.颅内压增高
B.麻醉反应
C.术后腹胀
D.肠梗阻
答案:B。手术后早期恶心、呕吐最常见的原因是麻醉反应,麻醉药物可抑制胃肠道蠕动并刺激呕吐中枢。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一般较剧烈且常伴有头痛等症状,多在术后一段时间后出现;术后腹胀和肠梗阻导致的呕吐多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过程中或出现异常时才表现出来。
3.休克患者补充血容量应首选()
A.全血
B.血浆
C.平衡盐溶液
D.5%葡萄糖溶液
答案:C。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能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是休克患者补充血容量的首选。全血适用于大量失血等情况;血浆主要用于补充血浆蛋白等;5%葡萄糖溶液主要提供水分和能量,不能有效补充血容量。
4.破伤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苦笑面容
B.颈项强直
C.张口困难
D.角弓反张
答案:C。破伤风毒素首先侵犯咀嚼肌,导致张口困难,这是破伤风最早出现的症状。随后可依次出现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
5.腹部手术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首先考虑()
A.肺部感染
B.肺不张
C.气胸
D.血胸
答案:B。腹部手术后患者因切口疼痛、活动受限等原因,容易导致咳痰不畅,引起肺不张,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肺部感染多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气胸多有突发胸痛等表现;血胸多有外伤史或胸部手术史等相关表现。
6.以下哪项不是外科感染的特点()
A.多为混合感染
B.局部症状明显
C.常需手术治疗
D.不会引起全身感染
答案:D。外科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常由多种细菌引起;局部症状如红、肿、热、痛等较为明显;很多情况下需要手术切开引流等治疗。外科感染如果控制不佳,是可以引起全身感染,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后果的。
7.甲状腺手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是()
A.呼吸困难和窒息
B.喉返神经损伤
C.喉上神经损伤
D.甲状腺危象
答案:A。呼吸困难和窒息是甲状腺手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可由切口内出血、喉头水肿、气管塌陷等原因引起,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声音嘶哑等;喉上神经损伤可出现饮水呛咳等;甲状腺危象虽也严重,但相对呼吸困难和窒息而言,发生的紧迫性稍低。
8.胃大部切除术后最早出现的并发症是()
A.吻合口出血
B.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C.吻合口梗阻
D.倾倒综合征
答案:A。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是最早出现的并发症,多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多在术后3-6天发生;吻合口梗阻多在术后一段时间后,患者进食时出现症状;倾倒综合征多在进食后15-30分钟出现,常发生在术后数周。
9.绞窄性肠梗阻的腹痛特点是()
A.阵发性绞痛
B.持续性隐痛
C.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
D.放射性腹痛
答案:C。绞窄性肠梗阻由于肠管血运障碍,腹痛表现为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阵发性绞痛多见于单纯性肠梗阻;持续性隐痛一般不是肠梗阻典型的腹痛特点;放射性腹痛多见于其他一些疾病,如胆囊炎可放射至右肩部等。
10.骨折的专有体征是()
A.疼痛
B.肿胀
C.功能障碍
D.畸形
答案:D。骨折的专有体征包括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在很多软组织损伤等情况下也可出现,并非骨折所特有。
11.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阑尾管腔阻塞
B.细菌入侵
C.胃肠道疾病影响
D.饮食因素
答案:A。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管腔阻塞后,阑尾黏膜分泌的黏液排出受阻,腔内压力升高,血运障碍,细菌繁殖引起炎症。细菌入侵是在阑尾管腔阻塞的基础上发生的;胃肠道疾病影响和饮食因素可能是诱因,但不是最常见的病因。
12.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A.局部蔓延
B.淋巴转移
C.血行转移
D.种植转移
答案:B。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最早多见于腋窝淋巴结。局部蔓延是肿瘤生长的一种方式;血行转移多发生在晚期,可转移至肺、骨等部位;种植转移相对少见。
13.脑复苏时,为防止脑水肿最常用的方法是()
A.头部降温
B.应用脱水剂
C.高压氧治疗
D.激素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