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是()
A.维护阶级统治
B.教育作用
C.促进经济发展
D.保障社会公平
答案:B
2.法的本质是()
A.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
B.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社会公共意志的体现
D.神的意志的体现
答案:B
3.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
A.物
B.行为
C.精神产品
D.人
答案:D
4.按照法的效力范围不同,法可以分为()
A.实体法和程序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
答案:C
5.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责任主体
B.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C.损害结果
D.主观过错
答案:B
6.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分工
B.商品交换
C.阶级的出现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7.下列不属于法的要素的是()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条文
答案:D
8.我国法律制定程序中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A.法律草案的审议
B.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
C.法律的公布
D.法律草案的提出
答案:C
9.司法的基本要求是()
A.公平、公正、公开
B.正确、合法、及时
C.民主、科学、文明
D.合理、合法、合情
答案:B
10.法律意识的核心是()
A.法律知识
B.法律心理
C.法律思想体系
D.法律观念
答案:C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的特征包括()
A.规范性
B.国家意志性
C.强制性
D.程序性
答案:ABCD
2.以下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自然人
B.法人
C.非法人组织
D.国家
答案:ABCD
3.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
答案:ABCD
4.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条件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法律责任
答案:ABC
5.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有()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答案:ABCD
6.法律解释的方法有()
A.文义解释
B.历史解释
C.体系解释
D.目的解释
答案:ABCD
7.下列属于法律责任免除情形的有()
A.时效免责
B.不诉免责
C.自首立功免责
D.因履行不能而免责
答案:ABCD
8.法与道德的区别体现在()
A.产生方式不同
B.表现形式不同
C.调整范围不同
D.实施方式不同
答案:ABCD
9.法律推理的形式包括()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实质推理
答案:ABCD
10.法治的基本要素包括()
A.法律至上
B.良法之治
C.权利保障
D.权力制约
答案:ABC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答案:对
2.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权利和义务。()
答案:对
3.法律规则都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
答案:对
4.习惯法是我国法的正式渊源之一。()
答案:错
5.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答案:错
6.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必定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
答案:错
7.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揭示法律条文的真实含义。()
答案:对
8.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在任何方面都完全平等。()
答案:错
9.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意味着不受任何机关的监督。()
答案:错
10.法治与法制的内涵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错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关系。
答案:二者相辅相成。规范作用是手段,作用于人的行为;社会作用是目的,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规范作用是实现社会作用的前提,社会作用通过规范作用来达成。
2.简述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答案:法律规则明确具体,着眼于共性行为,目的是削弱自由裁量权;法律原则笼统模糊,关注个别性,赋予法官较大自由裁量权。规则适用于具体案件较易,原则适用则需权衡考量多种因素。
3.简述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答案:法律具有概括性,需解释将抽象条文与具体案件结合;法律语言多义性,可能产生歧义需解释明确含义;社会发展变化,法律滞后,解释可使法律适应新情况。
4.简述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答案:民主是法治的前提,没有民主,法治易沦为专制工具。法治是民主的保障,通过法律规范民主的运行,防止民主的滥用和无序,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