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律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A.权利和义务B.权力C.义务D.权利
答案:A
2.以下哪种法律行为必须经过公证才生效()。
A.房屋买卖B.遗嘱C.一般赠与D.借款合同
答案:B
3.刑法规定的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
A.2年B.3年C.5年D.10年
答案:C
4.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
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
答案:B
5.下列哪项属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B.诚实信用C.合理性原则D.平等自愿
答案:C
6.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国务院C.省级人大D.省级政府
答案:B
7.合同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若第三人不履行债务,则()。
A.第三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B.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C.债务人和第三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D.债务人和第三人应当按过错大小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B
8.以下哪种权利属于人格权()。
A.债权B.所有权C.名誉权D.知识产权
答案:C
9.下列不属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是()。
A.拘传B.取保候审C.罚款D.监视居住
答案:C
10.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6个月B.1年C.2年D.3年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答案:ABD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答案:ABC
3.下列哪些犯罪属于故意犯罪()。
A.抢劫罪B.交通肇事罪C.诈骗罪D.故意杀人罪
答案:ACD
4.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包括()。
A.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
B.不适用调解原则
C.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D.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答案:ABC
5.合同的担保方式包括()。
A.保证B.抵押C.质押D.留置
答案:ABCD
6.以下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发现权
答案:ABC
7.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
A.物证、书证
B.证人证言
C.被害人陈述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答案:ABCD
8.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包括()。
A.日休息
B.周休息
C.法定节假日休息
D.年休假
答案:ABCD
9.以下属于物权的是()。
A.所有权B.用益物权C.担保物权D.债权
答案:ABC
10.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A.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
B.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
C.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D.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复议
答案:A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正确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一律无效。()
答案:正确
3.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
答案:正确
4.行政机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答案:错误
5.合同的订立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答案:正确
6.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答案:正确
7.刑事案件一律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错误
8.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正确
9.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
答案:正确
10.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一律不停止执行。()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案: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包括起诉与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