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第一部卫生法律是()
A.《传染病防治法》
B.《食品安全法》
C.《药品管理法》
D.《国境卫生检疫法》
答案:A
2.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A.卫生部
B.国务院
C.各级人民政府
D.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D
3.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除外()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
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C.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E.对病人进行自由治疗
答案:E
4.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A.3日
B.5日
C.10日
D.15日
答案:C
5.职业病诊断应当由()承担。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
答案:A
6.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应当依法取得()。
A.卫生许可证
B.生产许可证
C.经营许可证
D.营业执照
答案:A
7.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重大传染病疫情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重大食物中毒
D.普通感冒流行
答案:D
8.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为()。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答案:D
9.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答案:B
10.国家对放射诊疗工作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类。
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公共卫生法的作用包括()
A.维护社会正常的卫生秩序
B.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益
C.促进经济发展
D.促进医学科学发展
答案:ABCD
2.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艾滋病
C.病毒性肝炎
D.流行性感冒
答案:ABC
3.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配处方时,必须()
A.经过核对
B.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
C.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
D.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
答案:ABCD
4.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的措施()
A.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调查取证
B.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
C.对违反卫生法律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D.责令被检查单位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答案:ABCD
5.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
C.生物因素
D.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答案:ABCD
6.公共场所的下列项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A.空气、微小气候
B.水质、采光、照明
C.噪声
D.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答案:ABCD
7.医疗废物的种类包括()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答案:ABCD
8.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时,有权进入()进行监督检查。
A.医疗卫生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
答案:ABC
9.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
A.放射治疗
B.核医学
C.介入放射学
D.X射线影像诊断
答案:ABCD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原则()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公民和法人。()
答案:错误
2.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为2小时。()
答案:正确
3.医疗机构可以自行处理医疗废物。()
答案:错误
4.公共场所的卫生许可证应每两年复核一次。()
答案:错误
5.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进行诊断鉴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答案:正确
6.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均可申请个体行医。()
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