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行政法
答案:C
2.以下哪种法律行为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B.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D.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撤销前
答案:D
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答案:C
4.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
A.处罚的理由
B.处罚的依据
C.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D.以上都是
答案:D
5.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A.社会主义国家
B.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主义国家
D.君主立宪制国家
答案:A
6.合同的订立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
A.要约和承诺
B.要约邀请和要约
C.要约和新要约
D.承诺和新承诺
答案:A
7.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省级人民政府
D.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答案:A
8.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是()
A.管制
B.拘役
C.罚金
D.有期徒刑
答案:C
9.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
A.谁主张,谁举证
B.被告举证
C.原告举证
D.法院举证
答案:A
1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面前一律平等。
A.法律
B.权力
C.权利
D.义务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A.平等权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人身自由权
答案:ABCD
2.下列属于犯罪的特征的有()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道德谴责性
答案:ABC
3.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形式
答案:ABC
4.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行政拘留
答案:ABCD
5.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答案:AB
6.以下属于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答案:ABCD
7.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类推原则
答案:ABC
8.行政复议的范围包括()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D.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答案:ABCD
9.民事诉讼中的管辖包括()
A.级别管辖
B.地域管辖
C.移送管辖
D.指定管辖
答案:ABCD
10.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人身自由
答案:AB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
2.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需要书面形式。()
答案:错误
3.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答案:正确
4.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
答案:错误
5.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答案:正确
6.只要双方当事人自愿,就可以订立有效的合同。()
答案:错误
7.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
答案:正确
8.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一律公开进行。()
答案:错误
9.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答案:正确
10.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一律不得撤销。()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2.简述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3.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
答案: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和裁定等环节。
4.简述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
答案: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