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货币政策名词解释 .pdf
文件大小:79.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货币政策名词解释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汇
率等手段,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维持金融稳
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货币供应量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流通的货币总量,包括现
金和非现金货币。调整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市场上的货币流动
状况,进而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利率是指借贷资金的价格,即借贷利息的水平。通过调整利率
水平,可以影响借贷活动的成本和效率,进而对经济活动产生
影响。降低利率可以刺激借贷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利
率可以减少借贷和投资,抑制通货膨胀。
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调整汇率可以影响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和国际竞争力。贬值汇率可以提
高出口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升值汇率则可能对出口产生不
利影响,但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
过货币政策调控,可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维护价格稳定。常
见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包括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量等。
反之,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货币政策也可以采取相反的宽
松措施,以促进经济复苏。
金融稳定是指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风险可控,避免
金融危机和金融震荡。货币政策可以通过监管和调控金融机构
的行为,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例如,央行可以制定贷款
政策,控制银行的信贷扩张,防止金融风险积累。
总之,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汇率等
手段,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维持金融稳定等
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根据经济
状况和目标进行灵活调整,并配合其他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