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法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民法C.宪法D.行政法
答案:C
2.民事行为能力人分为()类。
A.二B.三C.四D.五
答案:B
3.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犯罪()
A.闯红灯B.杀人C.欠钱不还D.乱扔垃圾
答案:B
4.我国法律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周岁。
A.12B.14C.16D.18
答案:A
5.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包括()
A.选举权B.被选举权C.随意侵犯他人权利D.言论自由
答案:C
6.签订合同属于()法律行为。
A.刑事B.民事C.行政D.宪法
答案:B
7.法律援助是为()提供法律服务。
A.有钱人B.所有公民C.经济困难公民D.政府官员
答案:C
8.下列哪项不属于物权()
A.所有权B.用益物权C.担保物权D.债权
答案:D
9.在我国,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周岁。
A.20B.22C.25D.30
答案:B
10.行政诉讼是解决()争议的诉讼。
A.民事B.刑事C.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等D.宪法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法律的表现形式包括()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答案:ABCD
2.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停止侵害B.排除妨碍C.消除危险D.返还财产
答案:ABCD
3.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B.犯罪主观方面C.犯罪客体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BCD
4.公民的政治权利有()
A.选举权B.被选举权C.监督权D.政治自由
答案:ABCD
5.物权的保护方式有()
A.请求确认权利B.请求返还原物C.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D.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答案:ABCD
6.合同的形式有()
A.书面形式B.口头形式C.其他形式D.默示形式
答案:ABC
7.以下哪些属于行政行为()
A.行政处罚B.行政许可C.行政征收D.行政强制
答案:ABCD
8.我国的刑罚种类包括()
A.主刑B.附加刑C.民事处罚D.行政处罚
答案:AB
9.消费者的权利有()
A.安全权B.知情权C.自主选择权D.公平交易权
答案:ABCD
10.我国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有()
A.婚姻自由B.一夫一妻C.男女平等D.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只要不犯罪,就不用了解法律。(错)
2.未成年人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错)
3.我国法律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对)
4.合同一旦签订就不能变更。(错)
5.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错)
6.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对)
7.行政机关可以随意执法。(错)
8.在我国,男女结婚后财产都归男方所有。(错)
9.物权的种类只能由法律规定。(对)
10.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律的作用。
答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作用)和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什么是民事权利能力?
答案: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3.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
答案: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
4.说明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案: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答案:可以通过加强法律教育(学校、社区等)、普及法律宣传(媒体等)、执法公正透明等方式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2.谈谈你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
答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不论身份地位等,在适用法律上都一样,都要遵守法律,违法都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