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
A.价值
B.价格
C.货币
D.利润
2.马克思认为商品是:
A.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只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C.只有价值的物品
D.既没有使用价值也没有价值的物品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包括:
A.生产资料私有制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按资分配
D.生产目的为交换和利润
4.下列哪项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
A.劳动分工
B.资本积累
C.管理体制
D.企业规模
5.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工资
C.生产资料
D.技术进步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
A.生产资料私有制
B.资本积累
C.货币贬值
D.消费不足
7.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
A.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B.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
C.资本家投资所获得的利润
D.劳动者劳动的全部价值
8.下列哪些是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因素:
A.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
C.生产商品的生产资料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
9.下列哪些是资本有机构成的表现形式:
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实物构成
D.资本社会构成
10.下列哪些是资本积累的规律:
A.资本积累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
B.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比
C.资本积累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D.资本积累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动机和目的。()
4.资本积累的过程是资本家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6.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7.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是资本积累的结果。()
8.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9.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来获取剩余价值。()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会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定义及其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2.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来源。
3.简要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及其周期性。
4.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如何通过资本积累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力的发展。
2.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劳动者和社会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解决途径。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次系统阐述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著作是:
A.《哲学的贫困》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资本论》
D.《剩余价值理论》
2.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商品的价值由以下哪项决定:
A.商品的生产成本
B.商品的生产时间
C.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生产商品所使用的劳动量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之一是:
A.劳动分工
B.生产资料私有制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目的为满足人民需求
4.资本积累的基本形式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资本集中
C.资本积累
D.资本流动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A.股市崩溃
B.产能过剩
C.物价上涨
D.通货膨胀
6.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B.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C.资本家投资所获得的利润
D.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7.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导致:
A.剩余价值率提高
B.剩余价值率降低
C.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D.生产成本降低
8.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中,通常被视为反周期性调节的是: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社会保障政策
D.产业政策
9.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反抗资本主义剥削的主要形式是:
A.工会运动
B.革命斗争
C.消费者权益保护
D.政治参与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最终会被什么制度所取代:
A.民主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市场经济制度
D.福利制度
试卷答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