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应届生校招:网络工程笔试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2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07千字
文档摘要

应届生校招:网络工程笔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网络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都与中心节点相连?

A.总线型

B.星型

C.环型

D.网状型

答案:B

2.IP地址属于哪类IP地址?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答案:C

3.在OSI模型中,负责数据加密和解密的是哪一层?

A.表示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答案:A

4.下列哪种设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A.路由器

B.集线器

C.交换机

D.网关

答案:C

5.以下哪个是TCP/IP协议族中的应用层协议?

A.IP

B.TCP

C.UDP

D.HTTP

答案:D

6.网络带宽的单位是?

A.Hz

B.bps

C.Byte

D.KB

答案:B

7.以太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A.CSMA/CA

B.CSMA/CD

C.令牌环

D.轮询

答案:B

8.以下哪种路由协议属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A.OSPF

B.ISIS

C.RIP

D.BGP

答案:C

9.子网掩码对应的前缀长度是?

A./8

B./16

C./24

D./32

答案:C

10.在网络中,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服务是?

A.DHCP

B.DNS

C.FTP

D.SMTP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是网络传输介质?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微波

答案:ABCD

2.以下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有?

A.IP

B.ARP

C.ICMP

D.RARP

答案:ABCD

3.下列关于交换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隔离冲突域

B.可以分割广播域

C.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

D.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答案:ACD

4.以下哪些是无线网络标准?

A.802.11a

B.802.11b

C.802.11g

D.802.11n

答案:ABCD

5.网络安全技术包括?

A.防火墙

B.入侵检测

C.加密技术

D.防病毒技术

答案:ABCD

6.以下关于TCP协议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A.面向连接

B.可靠传输

C.字节流传输

D.无拥塞控制

答案:ABC

7.以下属于动态路由协议的有?

A.静态路由

B.RIP

C.OSPF

D.BGP

答案:BCD

8.网络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有?

A.分层诊断法

B.对比法

C.替换法

D.经验法

答案:ABCD

9.以下关于IPV6地址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A.128位地址长度

B.采用冒号十六进制表示法

C.支持自动配置

D.地址空间比IPV4小

答案:ABC

10.在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网络拓扑结构

B.网络设备选型

C.网络带宽需求

D.网络安全需求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域。(对)

2.UDP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错)

3.双绞线的有效传输距离比光纤长。(错)

4.所有的IP地址都可以分配给主机使用。(错)

5.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错)

6.防火墙只能防止外部网络的攻击。(错)

7.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是一个独立的冲突域。(对)

8.802.11n标准的传输速度比802.11g快。(对)

9.子网掩码的作用是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位和主机位。(对)

10.静态路由不需要手动配置。(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

答案: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说明TCP三次握手的过程。

答案:首先客户端发送SYN包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后回复SYN+ACK包,客户端再发送ACK包完成三次握手。

3.简述网络地址转换(NAT)的作用。

答案:NAT主要用于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将内部私有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外部公网IP地址。

4.列举至少三个常见的网络应用层协议并简要说明功能。

答案:HTTP用于网页浏览;FTP用于文件传输;SMTP用于邮件发送。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答案:可通过设置防火墙规则、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使用加密技术、加强用户认证等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性。

2.请讨论在网络设计中选择交换机的主要考虑因素。

答案:要考虑端口数量、端口速率、是否支持VLAN、交换能力、品牌和价格等因素。

3.阐述网络故障排除的一般思路。

答案:先确定故障范围,判断是硬件还是软件故障,然后分层排查,从物理层开始逐步向上排查。

4.分析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