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4、光敏电阻特性研究.pptx
文件大小:1.73 M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深圳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历史回眸
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
G.赫兹GustavHertz,
1887—1975
一实验目的
测量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
测量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
二实验原理/2.1电阻下降的特性及原因
光敏电阻又称光导管,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其阻值会迅速减小。
原因:光照后产生的载流子都参与导电,从而使光敏电阻的阻值迅速下降(百兆欧到百欧)
光敏电阻外观
光敏电阻光照特性
光敏电阻符号
二实验原理/2.2光电效应
二实验原理/2.3光敏电阻其它特性参数
(1)暗电流、暗电阻:在一定的电压下,没有光照的时,流过的电流称为暗电流。外加电压与暗电流之比称为暗电阻。
(2)灵敏度:灵敏度是指暗电阻与受光照射时的亮电阻的相对变化值。
(3)光谱响应:是指光敏电阻在不同波长的光照下的灵敏度。多数在540nm附近出现峰值
(4)温度系数:光电效应受温度影响较大,部分光敏电阻在低温下的光电灵敏较高,而在高温下的灵敏度则较低。
(5)额定功率:50~100mW
二实验原理/2.4马吕斯定律
偏振系统的作用
通过控制偏振片的夹角,可以控制光强从0到I0连续变化
三实验仪器
注意各元件高度可以旋松螺丝调节
四实验步骤
电压V
电流I
光强
电流
(1)伏安特性
(2)光照特性
光强如何控制、测量?
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电表量程
2、不要超过光敏电阻的额定功率
(0)线路连接
五报告要求
1、画伏安特性曲线
2、光照特性曲线
3、写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