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字通信原理(第3版)教学大纲.docx
文件大小:45.56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15万字
文档摘要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指南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字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主要介绍通信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与性能分析方法、通信系统分析设计思想和优化方法、通信系统的模拟仿真方法、通信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本课程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信息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总体目标,在能力培养上,引导学生建立自主获取知识、主动实践与团结协作的意识,掌握通信系统建模和优化的思维方法,提升解决复杂通信系统工程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内涵观测点的支撑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

2

?

3

?

?

4

?

表2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方法要求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点

教学方法要求

目标1:使学生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术,熟练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了解数字通信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能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

字通信系统。

1-2针对具体的信息工程问题,具有基本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利用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预习及自学,提高教学效果。

目标2: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数字通信系统设计思想和优化方法,通过典型数字通信系统设计案例的分析,初步学会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2-2能基于数学、物理、工程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复杂信息工程问题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项目训练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利用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预习及自学,提高教学效果。

PAGE

PAGE1

4-2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

以课堂实验平台实物教学为主,辅以课下仿真实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方案设计思路,对通信技术及系统进行实验分析。

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

目标3:能够使用数字通信原理综合

实验平台开展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熟练操作示波器观察数字通

信系统的传输性能指标,深入理解

4-3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

和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使用MATLAB、LabVIEW等专

业仿真软件,对数字通信技术进行

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

的信息资源、测试仪器、

仿真设计和验证分析。

装配工具和计算机辅助设

计软件,对信息技术领域

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

析、计算与设计

目标4:引导学生建立自主获取知识、主动实践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辨证思维,提升解决复杂数字通信系统工程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1掌握信息技术领域中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的方法,了解其影响因素,针对特定需求和指标,设计信息感知与控制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的

解决方案,在设计中体现

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作业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利用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预习及自学,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对应的课程目标

表3教学内容、要求及对应的课程目标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式

知识与能力要求

学生学习预期目标

支撑课程目标

理论

(52)

实验

(12)

1

第1章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

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字通信系统

2

0

讲授、课前预习作业

1.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通信系统的组成、分

类和通信方

式。

2.掌握信息的度量以及评价通信系统

性能的指标。

初步了解与认识通信和通信系统。

课程目标1

第2章通信信道

讲授、课前预习作业

1.掌握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特性。

2.理解噪声对

信号传输的影响。

了解信道在通信中的作用,并能够定性和定量地评价信道特性对通信的影响。

课程目标1

2.1 信道的定义及

分类

2

信道模型

信道带宽

4

0

2.4 信道容量

2.5 有线通信信道

2.6 无线通信信道

3

第3章随机信号分析

信号及其分类

随机过程

4

0

讲授、课前预习作业

1.掌握随机过程的分布及其数字特征等基本概念。

讨论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几种重要的随机过程

的统计特性,

以及随机过

程通过线性系统的情况。

理解随机过程对于描述信源、噪声以及信号传输图恶性的

重要性。

掌握分析通信系统的数学基础与工具。

课程目标1

第4章模拟调制技

1.掌握常见调制系统原理及其特性。

2.理解各种调

制系统的抗

噪声性能。

3.重点掌握数字调制方法。

理解调制的

作用,并能

4.1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