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A)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2级《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期末试卷答案.pdf
文件大小:2.55 M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01千字
文档摘要

(A)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2级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期末试

卷答案

泉州师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应用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

贸易专业12级《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期末试卷答案(A)

一、判断题

1.对2.错3.对4.对5.错

6.错7.对8.错9.错10.对

二、选择题

1.A2.A3.C4.A5.D

6.A7.A8.B9.D10.C

11.D12.B13.B14.B15.B

16.B17.A18.D19.C20.D

三、多项选择题

1.BD2.BCE3.ABCD4.BE

四、简答题:

1.试论述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答:进入21世纪后,国际贸易呈现出一些新特

点:

(1)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具体趋势体现

在:传统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

重持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其中,

办公和通讯设备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部门;现代

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

(2)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

推动力:与国际直接投资超过贸易的增长相对

应,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实行大规模的行业内

平行分工和内部贸易,大大扩大了国际贸易。

(3)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

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子信息,包括电话、传真机、

电视、自动提款机、互联网等方式进行的商业贸

易。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大大简化了贸易的中间

环节,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

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4)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

断翻新。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各国逐

步取消或减少关税壁垒,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

非关税壁垒措施也大为减少,自愿出口限制等

“灰色措施”的实施也受到限制。但是新贸易保

护主义再次抬头,如发达国家依然通过高关税和

配额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服装等的出口;

发达国家运用高技术标准的“绿色壁垒”大行其

道;某些发达国家加大了对外国商品反倾销的力

度,以限制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进

入。

2.什么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有哪些?

答:产业内贸易指的是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

产品分类目录中的商品。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包括: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相互倾销、规模经济

导致的双向贸易;要素禀赋决定了垂直差别产品

的双向贸易;需求差异也会导致行业内贸易。同

质产品之间发生行业内贸易是由于运输成本和

地理位置、间歇性贸易、转口贸易或复出口贸易、

自由贸易区的影响等造成的。

3.为什么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

势?

答:(1)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

的市场又存在差别,价格水平难以一致。

(2)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难以充分流动,即使是

在国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移动也不是完全充

分的。

(3)某一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

需求”,而且这种结合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从

而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

(4)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一些地区要素价

格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低。

4.简述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及关税与非关税对国

际贸易的影响。

协议》明确规定主要看这一产品是否以低于它

的正常价值在国外市场销售。具体来说,看这一

产品的价格是否符合以下条件:低于相同产品在

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可比价格,

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1)相同产品在

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

或(2)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

费、销售费等费用和利润。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

件,则倾销存在,否则不算倾销。倾销成立是进

口国政府实行反倾销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进

口国是否应对倾销采取反击措施还要看倾销是

否真正伤害了本国产业。根据WTO规定,实施

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倾销成立;

(2)国内产业受到损害;(3)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

系。当进口国认为外国企业有倾销行为时可以发

起调查。如果调查结果表明倾销存在、产业受损

且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确定了倾销幅度,

进口国政府就可以实施反倾销措施。一般是征收

反倾销税,以抵消出口国厂商不合理的价格优势

(倾销),即通过征收关税的反倾销行为来抵制

出口国“不公平”的倾销行为。征收额不可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