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区域经济学期末重点 .pdf
文件大小:672.52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9.35千字
文档摘要

名词解释

1.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据的场所。

2.区域经济开发:结合本区域经发展以及地域条件的特点,建立开发

战略和发展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优化。

3.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区域

社会综合指标的提高。

4.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

进。

5.扩展效应:发达地区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向周围扩展,将不发达地

区的经济也带动起来的一种效应。

6.大范围的扩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跳

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

7.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

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

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

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8.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

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享有更优惠政策

的地区。

9.基础部门:指那些向城市域外“出口”产品和劳务从而为城市带来收

入的部门。

10.关税同盟:统一的外贸税率和实行共同的外贸政策的经济共同体。

判断改错题

1.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丰富,具有比较优势,而资金比较紧缺和科

技水平较低,具有相对劣势的区域,如果形成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

主的产业结构,就是比较合理的。()ד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

型”改为“自然资源密集和劳动力密集型”

2.产品循环说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

的模式。()

ד产品循环说”改为“雁行形态说”

3.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平衡的。()

ד平衡的”改为“不平衡的”

4.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对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的城市或地区存在辐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或地区

对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或地区不存在辐射。()ד不

存在”改为“也存在”

5.工业生产中出现的主要新兴部门与新产品一般都发源于低梯度地

区。()

ד低梯度”改为“高梯度”

6.金融型经济特区的功能在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与技术在区内投资

设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从国内外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产品全部

或大部分出口到国外市场。()

ד金融型”改为“工业型”

7.城市基础模型是一种供给推动的模型。()ד供给推动“改

为“需求拉动”

8.科技型的经济特区其功能在于让外商在区内免税进行商品转运、仓

储、分装和贸易。

()ד科技型”改为“贸易型”

9.目前中国政府在积极倡导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对口扶贫工

作,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之间形成的辐射是点辐射。()

ד点辐射”改为“面辐射”

10.创新活动总是发源于低梯度地区,然后逐步向高梯度地区转移。

()ד低梯度”和“高梯度”交换位置

11.产品循环说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

出口的模式。()

ד产品循环说”改为“雁行形态说”

12.武汉城市圈由哪几个城市构成?宜昌、孝感、天门、仙桃、潜江、

咸宁、黄石、鄂州、黄冈错“宜昌”改为“武汉”

13.长株潭“3+5”城市群由哪几个城市构成?武汉、湘潭、株洲、衡阳、

娄底、益阳、常德、岳阳错武汉“”改“长沙”

14.157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1)

区域经济;(2)规模不经济;(3)外部经济。错规模不经“

济”改“规模经济”

简答题

1、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1)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2)引进更多

的国家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3)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

(4)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速度,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

社会经济结构,对全国(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吸纳和辐射作用;(5)

获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让与出租收益。

2、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内容)

第一,产业结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