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
个区域的范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范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
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
空间范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
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
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感谢下载载
精品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
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
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
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
感谢下载载
精品
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中,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
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
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
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
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
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
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
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
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数学表达式为:P=V-(E+T)
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
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
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9、工业区位论
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
低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
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
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感谢下载载
精品
工业寻求最优区位三阶段
(1)第一阶段,暂定劳动费与聚集效益因子都不起作用,孤立地研
究在只有运费因子单独起作用的情况下,工业最合理的布局模式;
(2)第二阶段,研究在加进了劳动费因子的作用时,上述工业布局
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形;韦伯认为工厂的设立会从最低运费的地点移至
劳动力费用最低的地点。
(3)第三阶段,研究当加进聚集效益因子的作用时,这一工业布局
模式又会相应地发生何种变形。
10、运输区位论
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
究。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
二是站场费用。
胡佛指出:(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