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财务评价的特点及评价方法优化
作者:张五侠,来源:张五侠
PPP项目的财务评价作为实施方案中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到
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额计算,也是项目能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竞标
的重要经济指标。PPP的财务评价结果体现了双方之间风险分配情况,
财务评价准确、客观与否直接决定了项目的风险分配是否公允,是否
对等。目前,PPP的财务评价多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中的理论和方法,本文结合PPP的特点,提出PPP财务评
价的优化建议。
1财务评价的特点
1.1PPP的财务分析应遵循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投资都有自己的逻辑,一般都会沿着“钱从哪里来——钱投到哪
里——钱怎么回收”的路径循环,PPP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投资是一定需要考虑回收问题,PPP只是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投资合
作的模式之一,因此,也必须遵循投资的基本逻辑。财务评价的方法
有很多,包括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企业财务评价方法,还包括
以现金流的项目评价方法。方法与参数中对项目现金流为基础计算盈
利性指标、偿债性指标和生存能力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全适用于
PPP,PPP只是项目的合作模式之一,本质还是项目投资,项目投资
的基本财务评价方法完全适用于PPP。
1.2PPP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不同利益相关方是矛盾统一性
PPP涉及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保险机构、施工单位、咨
询机构、居民等多个利益相关方,但最重要的是“政府——社会资本
——金融机构”的关系,其它相关方多是围绕项目提供来服务的,这
三者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的三角局面。如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合
作条件是否规范、风险可控,金融机构会通过贷款发放进行制约,社
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政府方也会进行适当调整,但这三者
的最终利益都是为了实现PPP的目的,因而,是矛盾统一性的关系。
1.3PPP涉及的多层次交易结构,不同结构之间存在关联
PPP涉及的交易结构有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交易结构,金
融机构与社会资本之间的投融资交易结构,政府出资方和社会资本之
间的公司治理结构,项目公司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施工合同关系,而且
大多都存在关联关系,比方社会资本既是项目公司的股东,又是项目
公司的最大的乙方(即“施工方”),往往社会资本的收益不是通过
项目公司正常的利润分配获得,而是通过上下游供应关系转移收益。
又比如政府出资方一般都不参与项目公司利润分配以提高项目对社会
资本吸引力,这其实是变相应该由政府给予项目公司的补贴通过股东
让利来实现了,这些特点都是一般的项目财务分析不会遇到的情形,
但在PPP的财务分析中格外注意。
1.4PPP有别于单体项目,往往是复合型项目,是项目集
这一轮PPP有别于传统特许经营BOT时期的一个特点是,很多
PPP项目是捆绑打包复合型项目,通常是由地理位置或行业属性或上
下游相关联的子项目构成的项目集,而非传统单一项目,复合型项目
的财务评价需考虑内部各子项目的关联性,比方循环产业园区的项目,
往往某个子项目的废料是另一个子项目原料,如果还是按照对各子项
目分别进行财务分析后汇总,无疑会虚增了项目的投入成本,增加政
府的补贴,所以,PPP的财务评价往往要考虑项目集内部的关联性后
来计算现金流量表。
1.5PPP有别于传统的经营性或非经营性项目,是受政府规制的经
营性项目
PPP分为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但是对项
目的投资者来看,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必须通过政府缺口补
助或政府付费来实现经营性,因此,PPP的财务分析是按照经营性项
目评价理论和方法进行的,否则,投资者的本金无法实现回收,但与
传统完全市场化经营性项目不同,PPP项目需要受到政府的规制和监
管,比方提供的服务不能间断,收费定价受到约束等等,这些因素也
是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予以考虑的。
2评价PPP的财务指标及方法
静态财务指标和动态财务指标是以能否体现资金时间价值进行划
分的,不同的指标涵盖的周期及意义也有所不同。
2.1静态指标反映当期的盈利性的局限性
方法与参数中的静态指标包括资本金的净利润率(ROE)和总投
资的收益率(ROI),都是以当期的净利润(若总利润)与净资产(或
总资产)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