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基础与实务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专业的学生。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
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网上随机考试形式,占总成绩的70%。
命题依据:本课程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纳税基础与实务》教材(周
凌、王江主编)。
试题类型与结构:本课程期末考试的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单项
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判断题15题,
每题2分,共30分。试题随机组合,卷面共100分,60分合格。
答题时限: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考核形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考试。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企业纳税基础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企业纳税的种类以及企业纳
税的工作流程及其内容。
考核知识点:税收基本知识;企业纳税的种类;企业纳税的工作流程。
考核要求:
1、税收的基本知识: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理解税收的职能作用,掌握税收制度的构成要
素。
2、企业纳税的种类:了解纳税的种类,掌握企业纳税的种类。
3、企业纳税的工作流程:掌握企业纳税的工作流程。
章节习题:
一、判断题
1、国家依据国家政治权力征税。
2、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税法是固定不变的。
3、在税法规定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4、税收的三性特指在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条件下税收的基本特征。
5、税收的无偿性指国家取得税收不需要偿还,但有时需对纳税人支付一定代价。
6、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在实质上是等同的。
7、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是重合的,有时是分离的。
8、免征额就是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开始就全额征税。
9、对企业所得税来说,纳税人与负税人是重合的。
10、对于适用于定额税率计算的税种,应从量计征。
11、所谓加成,就是在原有税率的基础上再加上加成率来计算应纳税额。
12、从价税与价格密切相关,而从量税则与价格没有直接联系,这使二者的适用范围和优缺
点正好相反。
13、直接税是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消费税等。
14、税收的职能就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税收职责与功能。
15、不论什么性质的税收,不论什么样税种,都具有组织收入这一性质。
16、税收可通过设置不同税种、税目,确定不同的税率,来实现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
17、调节社会经济是税收的基本职能。
18、税收可保证财政收入可靠和稳定增长。
19、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的24个税种,普遍适用于中、外资单位和个人。
20、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均由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其收入全部归地方财政所有。
21、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也就是税款的入库期限。
22、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税制结构发展的最终方
向。
二、单项选择题
1、税法构成要素中,用以区分不同税种的是()。
A、纳税义务人B、征税对象C、税目D、税率
2、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税种是()。
A、资源税B、土地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D、企业所得税
3、税收是凭借()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A、国有资产所有权B、国家对纳税人提供的服务C、政治权力D、人权
4、国家对取得的()收入具有偿还的义务。
A、税收B、财政货币发行C、国债D、规费收入
5、税收作为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属于()。
A、生产范畴B、交换范畴C、分配范畴D、消费范畴
6、税收的三性包括()
A、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B、自愿性、固定性、无偿性
C、强制性、无偿性、波动性D、无偿性、自愿性、波动性
7、税收采取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