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由于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会计工作
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也给现代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带来
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电算化会计信
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和审计应采取的对策就成了需要研究的一个
重要课题,本文就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分
析。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工作;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1、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由于对计算机的运用,审计内容发生了
相应的变化,在电算化系统中,各项会计事项都是由计算机按照程
序进行自动处理的,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固有风险决定了信息化环境
下审计的内容包括对信息化系统的处理和相关控制系统的审查。
2、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1)会计凭证的存储与处理。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肉眼可见的审
计线索大大减少了,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电算化
系统除凭证输入目前需要有人完成外,其余处理全由计算机完成,
人工直接参与越来越少,而且数据的输入、存储和修改都不留痕迹,
所以,手工会计使用的内部控制方法失去了作用。
(2)账簿的存储与处理。总分类账为文件所代替,明细分类账采
用满页打印方式,因而导致两类数据之间的日常核对只能在机内进
行。账簿登录时,通过计算机登账程序自动执行,使用的是哪一种
程序难以判断。
(3)报表的编制。由于计算机采用磁性材料作为存储介质,处理
过程都在机内文件之间进行,因而使审计人员难以像在手工操作环
境下那样对经济业务进行追踪审查。在现阶段,尽管财政部在有关
会计电算化制度中,规定所有凭证、账簿、报表仍然应当打印输出,
使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增加审计的线索,但我们应当看到,这些
书面记录是否与会计软件正确的处理结果同出一辙,还需进一步验
证。
3、对审计客体的影响
审计的客体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
动和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实行会计
电算化之前,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人进行的,然而实行会计电算化
后,审计的重点由重视存货等与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转向重视智力
资源和知识产权等与非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对信息的收集、加工、
传递和揭示越来越高,也逐渐转向对人和计算机的双向审计。
4、对审计技术手段的影响
过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都是手工进行的,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
泛应用,若仍以手工方式进行审计,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难以达到工作的目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应该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
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力的审计工具。
5、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现代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会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与
评价,以此作为制定审计方案抽样范围的依据。随着会计电算化的
发展内部控制在形式及内涵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手工会计系
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地
降低电算化会计系统特有的风险。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影响的对策
1、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可靠性的审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审查数据流程图对经济业务流程的描述是否正确,
(2)审查系统设计是否科学、模块的划分是否合理,
(3)检查系统对输入数据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检测,系统的输出是
否满足目标的要求,
(4)审查处理过程及程序对处理过程的描述是否准确无误,
2、积极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1)加强广大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训,逐步扩展
和更新现有的计算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以达到能够对数据库等
电算化会计处理系统进行操作来获取审计证据的目的。
(2)合理配置审计小组人员,充分考虑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
紧密配合,合理分工,相互沟通。
(3)在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中重视计算机正规知识的教育,除
开设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之外,还要开设计
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课程,使高校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
摇篮。
3、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
审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没有良
好的计算机审计软件是很难开展实际的自动化审计工作的。审计软
件的功能应具有针对会计程序本身合法性、正确性的审查功能,具
有对机内会计数据文件的一致性、正确性的检查功能;具有验证会
计报告的可信程度及会计软件内部控制措施的可靠性功能;具有审
查审计报告、审计文书自动编制整理功能等。通过这些功能,进而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