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概述
地下工程方案编制是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案编制要求旨在规范地下工程方案编制工作,提高方案编制质量,确保地下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编制依据
1.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
2.工程设计文件、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
3.工程建设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4.工程现场实际情况;
5.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施工设备、施工经验等。
三、编制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3.系统集成、综合优化;
4.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四、编制内容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建设性质;
(2)工程主要功能、用途;
(3)工程总投资、建设工期;
(4)工程组织机构、人员配备。
2.地质勘察报告
(1)地质条件、地层分布、岩性特征;
(2)地下水、地表水情况;
(3)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4)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及应对措施。
3.工程设计
(1)工程总体布局、平面布置;
(2)结构设计、材料选用;
(3)设备选型、系统配置;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4.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2)施工进度计划;
(3)施工资源配置;
(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5)施工安全措施;
(6)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7)施工组织措施。
5.工程成本预算
(1)工程直接费用;
(2)工程间接费用;
(3)工程其他费用;
(4)工程总投资。
6.工程风险管理
(1)风险识别;
(2)风险评估;
(3)风险应对措施;
(4)风险监控。
7.工程验收标准及验收程序
(1)工程验收标准;
(2)工程验收程序;
(3)工程验收组织;
(4)工程验收资料。
五、编制要求
1.编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
2.方案编制应遵循编制原则,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3.方案编制应充分考虑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工程设计文件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4.方案编制应注重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5.方案编制应注重经济效益,确保工程投资合理;
6.方案编制应注重工程风险管理,提高工程抗风险能力;
7.方案编制应注重工程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六、编制程序
1.收集资料:收集工程相关资料,包括地质勘察报告、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等;
2.分析研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工程特点、施工难点、技术要求等;
3.编制方案:根据分析研究结果,编制地下工程方案;
4.审查修改:对编制的方案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5.审批发布:将审查通过的方案报请相关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发布实施。
七、编制周期
地下工程方案编制周期一般不超过30天,具体周期根据工程规模、复杂程度、资料收集等因素进行调整。
八、其他要求
1.方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方案编制质量;
2.方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宣贯,确保相关人员了解方案内容;
3.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定期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方案的有效性。
本地下工程方案编制要求旨在规范地下工程方案编制工作,提高方案编制质量,确保地下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要求执行,确保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高效、优质。
第2篇
一、编制依据
1.国家及地方有关地下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2.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规程。
3.地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相关设计文件和资料。
6.施工单位资质、设备、技术力量等。
二、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地下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2.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规程。
3.保障地下工程的安全、环保、经济、适用。
4.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5.注重技术创新,推动地下工程行业发展。
三、编制内容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建设性质。
(2)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3)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情况。
(4)工程投资估算。
2.设计方案
(1)地下工程结构形式及布置。
(2)地下工程出入口、通道、电梯等设施。
(3)地下工程防水、排水、通风、照明、消防等系统。
(4)地下工程抗震、抗浮、抗渗、抗裂等要求。
(5)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施工顺序。
(2)施工设备、材料。
(3)施工进度计划。
(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5)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4.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1)环境保护措施。
(2)文明施工措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