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建筑知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方法 .pdf
文件大小:380.9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4.13千字
文档摘要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方法

一、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常见识别方法:实证分析,包括对比分析

和类比分析。对比分析是指通过对比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检查表

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

象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一、建筑施工现场常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包括比较分析和类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通过对比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检

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直观分析评价对象的风险因素的方

法。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师经验和知识的限制,可以通过安全检查表

的方法来弥补。

类比分析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

统计数据,对评价对象的风险因素进行类比分析。通过总结以往的生

产经验,分析事故或近事故的原因,不难找出危险因素。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主要通过经验分析来识别。

材料性能和生产条件分析

了解所生产或使用的材料的特性是危险识别的基础。危害识别中常用

的材料性质包括毒性、理化性质、燃烧爆炸特性等。生产条件也会造

成危险或加剧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危险性。

作业条件风险评估方法

1

根据工作条件的风险评估方法,影响风险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

故的可能性,用符号l表示;人类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用符号e表

示;事故的可能后果用符号c表示,运行条件的风险分数用符号d表

示,其中d=l﹡e﹡c,d值越大,风险越大。当d值超过不可

接受或不可接受的风险时,它将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二、施工现场常见的重大危险源类型

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一般根据事故的类型和位置进行识别。

1.根据事故的类型

主要事故类型为“五大伤害”。从高处坠落、电击、建筑倒塌、物体撞

击和机器损坏。“五伤”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

这五类事故最容易造成群体性伤亡,是建筑工地常见的重大危险源。

其他主要危害包括中毒、爆炸和火灾。

2.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

2.1深基坑工程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是指深度大于1.5m的管沟和深度大于5m的基

坑,或者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有重要建(构)筑物、房屋或管道需要严

格保护的基坑。包括施工方案、临边保护、坑壁支撑、排水措施、坑

内荷载、上下通道、土方开挖、基坑支撑变形监测及工作环境等。主

要危害有:坍塌、高空坠落。

2.2超高跨度模板支撑工程

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工程是指高度超过8M、跨度超过18M、

2

总施工荷载超过10KN/M2或集中线荷载超过15kn/m的模板支撑工程,

包括施工方案、支撑体系、立柱稳定性、施工荷载、模板存放、模板

支撑及拆除、模板验收、混凝土强度、运输道路和工作环境等。主要

危害有:坍塌、高空坠落。

2.3脚手架工程

脚手架工程包括:搭设高度20m以上的落地脚手架;悬挑脚手架;

全屋脚手架,高度在6.5m以上,均布荷载大于3KN/M2;附着式整

体升降脚手架。主要危害有:坍塌、高空坠落。

2.4起重机械拆装项目

起重机械主要指ma

施工期间临时用电包括外部保护、接地和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线路、

配电箱、开关箱、现场照明、电气设备、变配电装置等安全保护(如

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开关)不符合要求,造成触电、局部

火灾等事故。主要危害有:触电、火灾。

2.6四口“”和“五边”

“四口”是指通道口、预留口、楼梯和电梯井口。“五肢”是指基坑周边、

无栏杆或围栏的阳台、材料平台和平台、雨棚和檐口、无外脚手架的

屋顶和楼板、水箱和水塔。在高度大于2m的“四口”和“五边”工作面,

出现人员踏空、滑倒、不稳等事故。是由于不遵守或没有安全保护设

施以及人员没有佩戴保护绳(带)造成的。主要危险是从高处坠落。

2.7暂停操作

3

吊挂作业主要指吊篮外墙涂装作业。主要危害有:从高处坠落,物体

撞击。

2.8人工挖孔桩

由于孔内通风和排气不畅,人工挖孔桩可能会引起窒息或气体中毒,

或者孔壁坍塌可能会掩埋施工人员。主要危害是坍塌和中毒。

2.9仓库和食堂

施工中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当,防护不到位,

造成火灾或人员中毒事故的;施工现场饮食卫生不符合造成集体中毒

或疾病。主要危害有:火灾、爆炸、中毒。

2.10临时农民工宿舍及围栏

施工现场临时民工宿舍和墙壁不稳定,造成临时民工宿舍坍塌、坍塌

事故和重大火灾。主要危害是坍塌和火灾。

三、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控制

重大危险源控制是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

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