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是一项细致而较为复杂的工作,它包括各个方面,建筑有句行话“七分准备,三分施工,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施工准备工作是整个工作的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因此各业务部门务必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准备阶段和全面施工阶段。
1、施工准备工作流程图
施工准备工作流程框图
业主
业主
签
订
工
程
施
工
合
同
移交测量控制定位桩
优化劳动力组合
编制审定施工方案
编制各种材料供应计划
三通一平
施工队伍、机械进场
施工单位
签订材料成品、半成品供料单
临时设施
测量放样
工程正式开工
业主
业主签订材料成品、半成品供货单
业主
签订材料成品、半成品供货单
2、现场准备
(1)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同意)搞好现场的“三通一平”,按标准化施工现场要求,修建现场临时设施、水电线路及施工便道。
(2)协调处理好与其他相关单位的关系,办理各种手续为开工做好准备。
(3)根据业主或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导线点和相关资料,作导线、水准闭合测量检测,做出复测成果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4)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修筑专门的施工道路及生产、生活、办公等用房。
(5)项目部组织人员、机械、材料陆续进场。
(6)做好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设置消防、保卫设施。
3、技术准备
(1)研究和熟悉设计文件并进行现场核对。
在工程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设计文件,是为了对设计文件、图纸等资料进行了解和研究,使施工人员明确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的细节,掌握设计人员收集的各种原始资料,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现场核对。其主要内容是:
a、各项计划的布置、安排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定。
b、设计文件依据的水文、气象、土壤等资料是否准确、可靠、齐全;对水土流失、环境影响的处理措施。
c、流水沟渠的流水标高;沟渠的中线位置、断面是否合理,相互之间是否有错误或矛盾。
d、道路中线、主要控制点、水准点、三角点、基线等是否准确无误。能否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或使用新型材料。
e、对地质不良地段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适用。
f、主要材料、劳动力、机械台班等计算是否准确。
g、施工方法、料场分布、运输工具等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h、临时便道、房屋布设是否合理,电力、电信设备、临时用电、用水、场地布置是否恰当。
i、各项协议文件是否齐备、完善。
(2)图纸的熟悉和自审工作完成后,由建设单位主持图纸的会审,设计、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3)工程开工前,需落实有关人员编制更加完善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4)编制好各种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施工周转材料计划、施工机具计划,并进行落实。
(5)了解沿线缺土、余土的地段和数量以及可供弃土的地点等。
(6)摸清沿线可利用的排水沟和雨后的积水情况,以便考虑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
(7)了解现场附近供水、供电、通信设施、运输、路线、场地及其他设施情况。
(8)向监理工程师书面报审开工报告,申请工程开工。
4、物资准备
(1)、建筑材料的准备。提前编制出材料需要量计划,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面积和组织运输提供依据。
(2)构配件、制品的加工准备。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以及进场后的储存地点和方式,编制出需要量计划。
(3)施工机械的准备。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以确保供应方法。
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
(1)施工平面布置的总体原则为:经济适用、合理方便、美观大方。
(2)保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运输,在平面交通上尽量避免生产相互干扰。
(3)充分利用施工现场及建设单位提供得空地,再根据各施工阶段搭设部分临设。
2、项目部、施工处驻地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实施各阶段的条件,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坏,尽量减少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和施工队设于中心桩号附近的一块空地上。办公区和生活区用房采用搭设活动板房和修建简易砖房。加工区和生产区采用轻钢结构搭设简易工棚。同时可租用附近部分民房作为生活住房。具体位置详见后(附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施工便道
根据招标文件及现场考察情况,进场后要对原有道路进行维护,从现有道路修一条进场道路,材料和机械从施工便道运入工地。
4、施工用电
通过业主协调,从指定的电源接入施工临时配电箱,作为项目部临时生产生活用电。综合考虑本工程的特殊性,项目多,现场用电量大,因此现场用电配置1台100kw发电机供现场施工使用。各作业线路全部采用三相五线制。
5、施工用水
根据现场考察情况,